(上接1版)
重庆参保人在四川就医累计备案11.54万人
“在川渝两地没有实现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前,重庆或四川的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后,需要自己垫付医药费,回到参保地医保部门办理医疗费用报销,群众不仅垫资压力大,而且来回跑路非常麻烦。”四川省医疗保险异地结算中心副主任刘永生介绍道。
重庆市医保事务中心主任朱刚令说,2016年后,国家开始建设全国跨省异地就医平台,为川渝两地打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提供了便利。2017年2月实现了两地异地住院直接结算。
随着信息系统的完善,2019年12月,在解决异地住院直接结算基础上,川渝两地实现普通门诊和药店直接结算,不需要手工报销或自己掏现金。目前,川渝两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5182家,其中我市接入1887家,全市符合条件的住院医疗机构全部接入国家平台。截至2020年12月末,重庆参保人在四川就医累计备案11.54万人,住院结算9.42万人次;四川参保人在重庆就医累计备案23.88万人,住院结算16.3万人次;川渝两地门诊费用结算91879人次。
门诊慢特病费用可跨省直接结算
从今年1月起,川渝两地居民更“享福”了,门诊慢特病费用也可以跨省直接结算了。范围包括重庆市全域,四川省省本级、成都、攀枝花、泸州、资阳、乐山、达州7个统筹区。试点门诊慢特病病种为高血压和糖尿病,重庆首批定点医疗机构有93家。
“这相当于在全国开了个头,为实现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我们和四川在对编码标准、用药范围、疾病诊断等方面进行了十多轮协商。”朱刚令说,接下来两地医保系统将进一步加强协调合作,逐步增加试点的病种,将更多医疗机构纳入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覆盖范围。
据陈晴介绍,为了进一步方便参保人员异地就医,今年四川省将在省本级、成都、泸州、乐山、阿坝5个统筹区开展个人承诺制自助备案试点。届时,参保群众通过手机简单完成承诺书签字,就可以即时备案,比现在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