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地共识。然而,在推动生态优先,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瓶颈问题,其中既有技术上的,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攻坚克难,推动“生态优先”更好地落地见效。
万州区治理消落带的成功探索,就体现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从2002年开始引种对比试验到现在,在接近20年时间里,万州通过技术创新,部分解决了30米落差消落带治理这一世界级难题,建立起165米—175米消落带的生态治理模式。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各类环保技术、农业种植养殖技术、企业绿色生产技术等攻关步伐,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的保护修复。
同时,还要加大体制机制的创新步伐。过去几年,重庆创新性地实施了河长制、林长制,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排污权、碳排放权、生态地票交易机制,在全国率先推动森林覆盖率指标区县间横向交易等,大大提高了各地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下一步,我们应继续强化相关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环境保护协作能力,构建市场化、组合式的绿色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健全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政策的联动机制,完善绿色财税、绿色金融等互动机制,持续释放绿水青山的“绿色红利”,真正让生态优先成为一种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