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坪中学 以音乐课程创新基地建设促学生全面发展高新区白市驿二小 将智慧渗透每个办学细节
第030版:辉煌“十三五”渝跃新时代
上一版 下一版 
南坪中学 以音乐课程创新基地建设促学生全面发展
高新区白市驿二小 将智慧渗透每个办学细节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2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素养 面向人人 瞄准课堂
南坪中学 以音乐课程创新基地建设促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原创歌曲《校园足球飞起来》亮相足球进校园活动

  今天的教育不仅要培养面向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要培养有创新精神、审美情趣、共情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君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早在千百年前,中华先贤就从乐对于人性的感染陶冶作用的角度,肯定了艺术的重要意义。

  南坪中学秉承探索幸福教育之路,践行“培养幸福的人”的办学理念,以重庆市“音乐课程创新基地”建设为抓手,从硬件设施、师资队伍、课程体系、课堂改革等方面着手,以音乐艺术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聚焦素养

  深挖学科育人价值

  “叮铃铃……”伴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南坪中学又响起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走班换教室的间隙,一位男同学端坐在艺术楼大厅平台钢琴前,投入地弹奏着《青花瓷》。门外人群匆匆,屋内琴声悠扬,让驻足聆听的人祈祷时间停驻,颇有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味。

  风华少年,菁菁校园。这样的场景,早已是南坪中学教育生活的常态。

  “广博易良,乐教也。”在南坪中学看来,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智育乃至体育育人价值,能熏陶、感染、激励学生发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06年,南坪中学就凭借深厚的艺术教育积淀获评“重庆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学校始终立足差异化办学,提出五个“人人会”,即人人会唱歌、人人会表演、人人会一球、人人会游泳、人人会阅读,着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自2016年9月开始启动创建重庆市“音乐课程创新基地”以来,南坪中学将音乐艺术教育摆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上,成立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学校教师、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西南大学和四川音乐学院的专家为主力的研究队伍,出台音乐课程基地创建计划和工作方案。

  通过这样的方式,音乐课程创新基地建设工作进入了齐抓共管局面。多年来,南坪中学以基地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音乐艺术硬件设施、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音乐艺术特色教育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走进南坪中学音乐艺术楼,除4间常规音乐教室外,还有合唱排练厅、民乐室、电子钢琴学习室、迷笛音乐制作室、专业录音棚、琴房、舞蹈训练等场地,全套管乐、民乐乐器等一应俱全,音乐艺术课程资源配备领跑全市。

  面向人人

  建构多样课程体系

  “秉承南中探索幸福教育之路,践行‘培养幸福的人’的办学理念,学校围绕幸福教育核心素养,建构了‘幸福素养课程体系’。音乐课程创新基地在创建之初,就将目标指向‘人人’,致力于提升全体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学校课程创建负责人介绍。

  一方面,学校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积极丰富课程体系,探索课程融合。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先后开设歌唱、舞蹈、合唱、舞蹈啦啦操、声乐、民乐、电音社、I音社等音乐艺术类选修课程,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音乐艺术类课程。

  每周四下午,是南中学子们最为期待的时间之一。选修课时间,校园内歌声、管乐声、弦乐声、鼓声此起彼伏,整个学校宛若音乐和艺术的海洋。

  目前,学校有专任音乐教师4人,舞蹈教师1人,外聘或兼任音乐相关教师2人。其中,课程负责人及主研教师庹永泽已经成为儿童声乐教育家、中学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区级名师;主研教师刘应龙先后获得了南岸区优质课大赛特等奖和重庆市优质课大赛二等奖,带领学校啦啦操队参加全国啦啦操锦标赛荣获初中组集体花球自选动作第一名,欧洲啦啦操公开赛(法国巴黎)中学组集体花球冠军、双人花球冠军、双人爵士亚军,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高中组花球冠军,中国啦啦操公开赛亚军等数十项国际国内大奖。

  此外,学校以《歌唱》、《啦啦操》等市级精品选修课程为抓手,拓展课程资源。完成《歌唱》选修课程目标、课程读本、评价体系,形成18节《歌唱》精品选修课程优秀教案、18节《歌唱》精品选修课程PPT、1节微课《歌唱的呼吸》、17节《歌唱》精品选修课程教学实录和“唱出你的自信来”项目组影视频资料、展示活动的录像资料。

  瞄准课堂

  激活多元育人力量

  “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胆是铁打,骨如金刚……”南坪中学高一年级的一堂音乐课上,伴随着庹永泽老师雄浑有力的歌声,几位爱好武术的同学主动上前,有模有样展示起了武术套路。一时间,掌声、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音乐课堂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生动、活泼、创新、融合都是南坪中学音乐课堂的特质。

  “传统的音乐课堂以‘老师教学生听’为主要形式,忽略了音乐对人的情感熏陶、价值养成、文化涵养的重要作用。”学校音乐课程创新基地负责人强调,“南坪中学立足课堂,深度挖掘音乐艺术学科育人内涵,通过打破思维定势,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素质,向课堂要品质。”

  例如学校市级精品选修课程《歌唱》。立足不同年级学生审美情趣需要,构建了贯穿一到三年级的层级式课程目标,让学生逐步掌握咬字、发音、音准、姿态、表演等歌唱要领。为充分激活歌唱育人活力,学校为每个主演教师配备了4只“主播麦”,供师生在教学实践、艺术实践活动中使用。

  “‘主播麦’的使用,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更加积极活跃,勇于展示自我。”庹永泽表示,许多孩子从第一节课扭扭捏捏到后来争先恐后”抢麦”,其自信心、审美情趣、演唱技艺的提升都显而易见。

  值得一提的是,南坪中学面向全体学生,在每年5月、6月和12月分别举办合唱比赛和艺术节,以班级为单位或由学生自由组合,自编自演,在全校舞台上展示自我。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音乐艺术课程的引领下,学校德育、体育、美育等多项工作齐头并进,迸发出惊人的育人活力。学校不仅形成“人人会歌唱,人人爱歌唱”的良好局面,还向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西南大学等高校输送20余位音乐艺术人才,多次到区内外推广课程建设经验。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国家级、市区级奖项百余项。

  何霜 覃燕 图片由南坪中学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