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两江新区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孙国俊说,但是在部分区域,由于植被过于茂密会掩盖排污口,或是受地理环境影响,有的排污口在排查过程中很难被发现,“这个时候,就要发动基层力量进行帮忙。当地人更了解地形地貌,也更加了解产业分布及居民点情况,便于溯源。”
目前,重庆已全面完成排查、监测、溯源阶段工作,核实发现长江入河排污口356个。
多措并举
入河排污口水质持续变好
发现排污口存在的问题只是第一步,如何治理才是重中之重。
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蔡建宁介绍,为提高各环节运作效率,两江新区坚持科学治污、对症下药,在监测、溯源的基础上,将入河排污口整治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紧密衔接,从污水排放控制到管网建设、生态修复、流域治理等全过程统筹考虑,将陆续投入30余亿元,系统实施综合整治。
位于两江新区悦来桐子湾附近的入河排污口的污水主要来自悦来生态城片区,上游方家坪路、谢家岩路等地的雨水也经此流入嘉陵江。
工作人员现场调查发现,该入河排污口的污染来源除了雨水混合道路污染物外,还有周边居民洗衣机排水直接进入雨水管道。
为解决这一问题,两江新区在规划悦来生态城片区时采用了“海绵城市”理念,落实了严格的城市、小区、住户雨污分流措施,强化雨污管网工程质量,实施道路初期雨水控制。同时,两江新区生态环境局加强了日常管理,严格整治建筑工地污水乱排现象,定期开展排污口水质监测。如今,这处排污口的水质一直稳定在III类以上。
蔡建宁介绍,两江新区在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的同时,还结合全市打击偷排直排乱排专项行动等推进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今年共计排查工业企业、在建项目、餐饮单位等点位1023个,发现污水排放问题55个,目前所有问题已完成整改。”
多方协同
已完成5606个入河排污口整改
“针对排污口源头污染整治,渝北区结合环保搬迁、畜禽养殖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累计投入资金约1.6亿元,推动整治工作落地落实。”渝北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渝北区排污口整治不仅由各整治责任单位组织验收监测,推进达标销号,还结合巡河制度将排污口纳入河长日常巡查监管,并实施长期动态监控预警。
沙公溪南入河排污口位于渝北区洛碛镇青木村,主要污染源为离长江约200米的李兴林养猪场,次要污染源为农业面源污染、鱼塘排水、分散的农户生活污水、农户分散养殖等污染。
2019年,渝北区结合开展的畜禽养殖污染专项行动,补偿李兴林养殖场86万元后将其拆迁,彻底解决了沙公溪南入河排污口主要的养殖污染问题。
截至目前,两江新区需要整治的56个排污口,已完成整治30个,剩余排污口预计在2022年底完成整治。渝北区需要整治的21个排污口已全部完成整治。
不仅仅是在两江新区和渝北区,重庆还在沿江23个区县全面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在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过程中,重庆已累计出动人员23万余人次,全空间航飞排查山地面积近5000平方公里,全时段排查甄别三峡库区丰水和枯水期排污口,排查点位22万余个,发现问题5625个,完成整改5606个,并建成排污口综合查询、智能预警“两个大数据系统”,初步实现排污口“一张图、一张网”智能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