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二中 传承院士精神 坚守立德树人以高水平学校建设为地方发展服务
第T19版:辉煌“十三五”渝跃新时代 重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观察报告
上一版 下一版 
江津二中 传承院士精神 坚守立德树人
以高水平学校建设为地方发展服务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2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江津二中 传承院士精神 坚守立德树人

    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中共同成长

  这里被誉为“院士的摇篮,名人的沃土”,走出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等12位院士以及众多杰出人物;这里是江津北部文化教育中心,为助推江津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战略支点赋予强劲教育动能……这里是重庆市江津第二中学校,一代代学子在此筑梦启航。

  “十三五”以来,江津二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管理育人”理念,勇探教改新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就。尤其是今年学生高考成绩喜人,裸分一本上线人数创学校新高,位居全区第二;学生成绩提升显著,毕业时高分段学生数较之入学时增加一倍多。

  江津二中校长杨刚表示:“学校将继续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等,彰显育人特色,凝聚改革动力,树起一座灯塔,为江津区打造区域教育高地、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散发光亮、贡献力量。”

  定制型培养方案 为教师成长点灯

  在江津二中,每位新老师入校都会收到一份《青年教师培养方案》。该方案从培养要求、检查评比、考核评价三方面为青年教师“量身定制”成长计划,内容具体到高(中)考试题命制、成绩分析、教学详案等实施细则,帮助青年教师从容站上讲台,学上课、会上课、上好课。

  如果将《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定义为一部理论指导手册,那么与之配套的,还有“老带新”师徒结对的实践操作指导。老教师手把手地“传帮带”,既能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也能促进指导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再加上亮相课、汇报课、展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等教学技能展示平台,江津二中逐渐点亮了青年教师的成长路径,形成了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人才培养方略,为学校发展培养了一批有生力量。

  青年教师的培养只是江津二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一直以来,江津二中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重视教师教研培训,严格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打造了一支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

  一方面,学校抓好全校教职工的继续教育工作、课题工作、赛课活动,努力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以“初中九校”“高中九校”为平台,加强校际教研,并且加强校企合作深入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另一方面,学校持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不定期召开教研与备课组长会议,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日常工作中抓好集体备课和全员教研课,持续开展校级干部带队一线督导随机推门听课等活动。此外,学校与学科网、中华资源库和七天网络公司合作,引进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至2016年起,在教育部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江津二中申报的课例有7节被评为部级优课,11节被评为市级优课;学校教师参与全国、市区级观摩活动多次荣获一等奖;参与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全国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现场赛课等全国赛课,参与重庆市现场论文大赛、重庆市统战知识教学竞赛、重庆市第二届中小学创新实验操作等市级比赛,数次捧回各类奖项、荣誉。近3年来,54名教师获得区级以上“最美教育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常态化德育活动

  为学生成才领航

  学校不仅仅是“智慧工厂”,更是整个国家的“道德家园”。德育,历来被江津二中放在办学首位。

  走出了12名院士的江津二中,是名副其实的“院士之校”。院士精神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受其影响熏陶,学校逐渐形成了“院士美德,名人智慧;继承传统,后来居上”的名人文化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促进学生德育教育,致力于“为学生成长导航,为学生成功加油,为学生成才奠基”。

  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是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围绕“学生自主,同伴互助,教师点拨”的新课程改革理念,学校专门设有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把管理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进而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创新与实践能力。

  在“自主管理”德育理念下,学校大力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体性德育实践校本课程,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人文素养。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招纳专职心理学教师,通过“心立方教育咨询中心”定期开展心理咨询辅导等,呵护学生心理健康。同时加强法制安全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等,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下,江津二中着力打造艺体教育特色。学校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重点打造高中女子排球、沙滩排球、足球、篮球等项目,取得不菲战绩。女子排球队2017年以来培养出国家级一级运动员16名(其中沙滩排球一级4名);国家二级运动员18名。沙排荣获中国中学生沙排锦标赛高中组第一名、初中组第三名,重庆市青少年排球锦标赛高中组第三名的好成绩。

  如今的江津二中,德育活动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创新,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艺体队伍成绩显著。“道德良好,责任强烈;身心健康,智能俱佳;生活高手,交往行者”已经成为江津二中学子的亮眼标签。

  深层次教学改革

  为学校发展赋能

  今年年初,一接到“停课不停学”通知,江津二中教师刘江颖就积极行动起来,带领团队承担起高三年级所有理科实验班的网上教学工作。为了使线上教学更加有趣有料,她精心准备了许多“花招”:课堂打卡、有奖抢答、定时提醒、直播答疑,甚至还引导学生利用摄像头、纸、笔进行举手抢答、同题异解……

  “花式出招”的线上教学深受学生的喜爱,刘江颖自身也感概良多:“线上教学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教学模式变革。如何让教学更有实效?如何让课堂更吸引人?我们还需要持续地探索与革新。”

  正如刘江颖所说,教学改革被江津二中视为特色发展的源泉,全体教师携手并进,坚定地行走在探索、改革的道路上。

  近年来,江津二中还大刀阔斧开展教师评价改革,特别制定了积分考核制度。该考核内容全面,涉及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效中的多个环节。考核逻辑严整,纵向从教研组、班级、教师个人成绩三方面进行量化,横向从“名次段”和“学科名次段和标准分基准”两方面进行对比。最终以分值量化体现进退情况,从而对教师、教研组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自开展积分考核以来,教师积极性提高,学生成绩提升明显。在今年高考中,有70%的班级提高了成绩,整体进步较大。

  对于江津二中而言,教学改革还需走向深层次,因此在探索实践中逐渐形成了“212231”特色工程,尤其是“15+20+5三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办学质量显著提升。

  今年,江津二中扩大了办学规模,开设了重庆八中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学校将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朝着“初中办大办强、高中质量稳步提升”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文秀月 许珊 刘进 图片由江津二中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