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梯新景快来啦!扶贫助农“直播带货”有了志愿者身影
第019版:视觉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十八梯新景快来啦!
扶贫助农“直播带货”有了志愿者身影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2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八梯新景快来啦!

    2007年的十八梯。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2008年,十八梯棚户区老房子被洒下的阳光照亮。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十二月十三日,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主体建筑完工,中建八局职工正进行外立面装饰和道路施工。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12月13日,渝中区较场口,部分完工的十八梯传统风貌区景致。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渝中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样板示范区,已经建成的巴渝文化馆。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渝中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工作人员正在向商家介绍十八梯项目情况。(摄于9月18日)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老十八梯,是重庆人的母城记忆之一。它沟通着上下半城,承载着市井烟火气。经过一年多的改造升级,目前十八梯传统风貌区核心区已基本成型,曾经的十八梯风貌即将以新的姿态重现。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南北连接着渝中区中兴路和解放西路,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占地88亩,改造提升项目从去年8月开工。历时一年多的建设,从A1楼的顶层可以看到,核心区的27栋建筑充满了川东传统民居风格,高低落差达到了70米。通观新建成的核心区主体建筑,发现这些建筑依然延续和发扬了首开区的风格。无论是木构穿斗吊脚楼、青瓦顶,还是明清与欧式风格糅杂的特色构筑,如竹编墙、白灰墙、条石墙与“干打垒”等,均大体还原了十八梯在人们记忆中留存最深的那些景观元素,贴近本地市民对十八梯的那份情感。

  值得一提的是,善果巷35号和月台坝24号作为优秀历史建筑被保留了下来,只是对其内部结构进行了拆除重建,保留它原有的外立面特色。

  目前,A、B、C核心区的主体结构施工和外立面装饰已经完成,本月内将移交进行商铺装修,剩下D、E两区正在做主体结构施工,月底前封顶。核心区预计明年6月对外开放。    (本报记者)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