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初见成效石柱 深度贫困乡“逆袭”成旅游打卡地梁平 “新客人”光临双桂湖丰都 麻辣鸡引来京城游客巴南 建档贫困户全部“摘帽”垫江 创新救助涉刑事案件未成年人璧山 规上企业冲刺全年目标黔江 村集体建示范果园无偿送村民江北 街头公厕变身美丽新风景渝北 产销全程帮扶助贫困户增收
第011版:区县头条
上一版 下一版 
潼南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初见成效
石柱 深度贫困乡“逆袭”成旅游打卡地
梁平 “新客人”光临双桂湖
丰都 麻辣鸡引来京城游客
巴南 建档贫困户全部“摘帽”
垫江 创新救助涉刑事案件未成年人
璧山 规上企业冲刺全年目标
黔江 村集体建示范果园无偿送村民
江北 街头公厕变身美丽新风景
渝北 产销全程帮扶助贫困户增收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1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脱贫攻坚进行时

巴南 建档贫困户全部“摘帽”

  初冬时节的巴南区龙洲湾街道盘龙村被一层浓浓的雾气笼罩,一大早,王礼焱便起身开始了劳作,“干劲十足,想让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曾经的贫困户,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村里的养殖大户。

  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巴南区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62户8911人目前已全部脱贫,无新增返贫和致贫人口。

  贫困户成了养殖大户

  几年前,扶贫干部找上王礼焱,讨论研究怎么帮他摘掉建档贫困户的帽子。考虑到王礼焱身体不好,村里为他量身定制了一个“三年生猪养殖产业扶持计划”。

  计划拟定后,扶贫干部帮王礼焱申请到产业扶持资金,协助他购买猪仔、饲料等,并为他建立了一户一档,定期入户了解产业发展情况和困难。

  如今,王礼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户:“条件好起来了,我在考虑是不是要扩大养殖规模。”

  近年来,巴南区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成立产业发展指导小组,对口帮扶市级贫困村和区级贫困村;每村配置了2-3名产业指导员,为产业发展提供全程服务,力争户户有产业。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12548元增长至2020年的预计22137元。

  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根本想不到可以住上15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每月还能有固定的工资收入。”安澜镇贫困户张述良由于母亲身体不好,加上家里有几个孩子要上学,成为了建档贫困户,住房破旧不堪。

  2019年,张述良家通过危房改造政策,搬进了新房。扶贫干部还为张述良申请了公益性岗位,让他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张述良掰着手指算了一下收入:“我和老婆公益性岗位的工资收入大概2万多元,加上喂了些土鸡土鸭,一年算下来总收入有五六万元。”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巴南区积极为贫困群众化解难题,全区无因贫困导致的失学辍学发生;贫困人口基本参保率、大病救治率、家庭医生慢病签约服务管理率、重病兜底保障率均达100%;累计实施房屋安全等级鉴定1.4万户,危房改造5979户,全面解决3万余贫困人口的住房安全问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基本达标。

  榜样激发内生动力

  “廖常伟已经顺利脱贫,并成为村里的脱贫示范户,这个平凡而质朴的农民,在命运面前不低头,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强的意志,撑起了整个家庭的希望……”在惠民街道晓春村,廖常伟的名气已经不亚于明星。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致富的意识,巴南区通过专题报道、脱贫攻坚微访谈等形式广泛宣传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贫困户脱贫增收典型案例,激励全区干部群众向先进典型学习,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树立起主动脱贫的榜样和脱贫光荣的思想观念。

  巴南区融媒体中心 罗莎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