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新时代年轻干部必备的七种能力》出版发行如何做到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10月份1.3万多人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被处理国家卫健委部署各地毫不放松抓好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陈列展开展80余个项目回应群众“呼声”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5.8万亿元重庆农商行累计新发放涉农贷款超1700亿元
第007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我国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
《新时代年轻干部必备的七种能力》出版发行
如何做到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10月份1.3万多人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被处理
国家卫健委部署各地毫不放松抓好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
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陈列展开展
80余个项目回应群众“呼声”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5.8万亿元
重庆农商行累计新发放涉农贷款超1700亿元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1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
推进“三社”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
重庆农商行累计新发放涉农贷款超1700亿元

  推进“三社”融合发展既是中央推动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改革在重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作为重庆本土最大涉农贷款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下称“重庆农商行”)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服务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三社”融合发展主力银行作用,持续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为我市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据悉,该行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三社”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两年时间里累计新发放涉农贷款超过1700亿元。截至2020年9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1697亿元、占全市涉农贷款总额近30%,居全市银行同业首位,交出了一份推进“三农”融合发展的亮眼“成绩单”。

  拓宽信贷扶持范围,推动各类农业主体发展

  巫山县牧禾畜禽专业合作社是巫山县唯一一家拥有饲料加工资质的企业,主营业务为饲料加工、销售。2018年9月,该合作社因缺乏有效抵押资产,到银行申请贷款四处碰壁。

  重庆农商行巫山支行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与多家担保公司对接,通过“银行+担保”的形式为其发放贷款100万元。得益于此,该合作社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1600万元,比贷款前增长了23%。

  2020年,该合作社增加了一条生产线。为支持其加快发展步伐,重庆农商行巫山支行日前再次为其发放贷款120万元,解决其流动资金需求。据预计,这笔贷款将助推该合作社2020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

  重庆农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三社”融合发展过程中,该行围绕各类农业主体,加强信贷投向指引,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全力助推乡村产业发展。

  譬如,该行在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信贷扶持范围,推动农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三社”融合相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同时,引导分支机构将信贷重点投向特色效益农业、农产品加工、一二三产业融合等领域,助力乡村产业持续发展。

  据统计,该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合作社上下游农业经营主体等有效推动“三社”融合发展的主体,投放贷款余额超过110亿元、惠及近7万户。

  创新金融产品,破解“三农”融资难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国内各行各业。城口县泽远农业科技公司(下称“泽远农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及——这家集生猪养殖、加工,销售城口老腊肉、腊香肠等腌腊制品系列产品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因疫情导致原材料采购成本进一步提升,逐步出现了流动资金周转紧张的难题。

  6月19日,正当泽远农业合伙人黄永玖等人为此发愁之际,重庆农商行城口支行修齐分理处主动上门服务,为他推荐了该行推出的最新涉农信贷产品“旺农贷·渝农贷”。当日,黄永玖通过扫描贷款申请专属二维码在网上申请贷款,仅几分钟就成功获得9万元的信贷资金,成功解决了泽远农业的“燃眉之急”。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服务相对不足,“三农”贷款难,一直是不少地方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所面临的一道“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向农民及农业经营主体放贷的风险大、成本高,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敢轻易“冒险”。

  “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在推动‘三社’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创新‘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和金融产品,破解‘三农’融资难题。”重庆农商行相关负责人说。

  一方面,以“农村客户为中心”,推出涉农信贷产品50余个,并针对“三社”融合,创设“合”系列信贷产品,如农民专业合作社贷、农村专业大户贷、家庭农场贷等通用产品。另一方面,与地方政府、区县供销社联合创新推出荣昌“兴农贷”、奉节“夔融贷”、巫山“三社融合贷”等定制产品。同时,还上线“3分钟申请、1分钟审批、零人工干预”的全线上产品——“旺农贷·渝农贷”,让农民及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更便捷、更高效。

  优化体制机制,激发基层积极性

  此外,重庆农商行还通过不断优化体制机制,激发全体员工工作积极性,加快推动“三社”融合,提升“三农”服务水平。

  首先,强化党建引领。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该行500余个基层党组织、7000余名党员带头推动工作举措落地、落实、落细。

  其次,倾斜优惠政策。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涉农客户,出台20项金融服务免费政策,最大程度惠民助农。同时,强化考核激励,单列信贷服务计划,畅通绿色服务通道,制定专项考核方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例如,该行切块专项绩效,支持“三社”融合农业主体建档、开户、贷款等事项。截至目前,已累计开立合作社结算账户2.7万个,约占全市的80%。

  黄光红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