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两地已签署合作协议200余份四省市六地将实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川渝警务合作领导小组第二次联席会议在渝召开2020重庆商圈购物节19日开启川渝共同实施重大项目已开工22个川南渝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融合发展会议召开中欧班列沿线国家执法安全合作会商会纪念号专列发车巫山国际红叶节征集99对恋人免费畅游彭水民政 关爱留守儿童 筑牢安全堡垒
第010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川渝两地已签署合作协议200余份
四省市六地将实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川渝警务合作领导小组第二次联席会议在渝召开
2020重庆商圈购物节19日开启
川渝共同实施重大项目已开工22个
川南渝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融合发展会议召开
中欧班列沿线国家执法安全合作会商会纪念号专列发车
巫山国际红叶节征集99对恋人免费畅游
彭水民政 关爱留守儿童 筑牢安全堡垒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1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彭水民政 关爱留守儿童 筑牢安全堡垒

    在亲情驿站里留守儿童与亲人远程联线

  11月13日,伴着初冬的暖阳,走进彭水大垭中心校,彩色的橡胶操场上,有的孩子在打篮球,有的在做着游戏,阵阵的欢笑声中,夹杂着教学楼里传来的读书声……

  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巨大的民生工程。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近年来,彭水积极探索关爱留守儿童的有效途径,不断健全规章制度,先后出台了《彭水自治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彭水自治县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法保护,不断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亲情关爱和家庭温暖。

  发挥兜底作用

  让保障工作落到实处

  “留守儿童的家庭成员、家庭收入、监护状况、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各方面的资料,我们都纳入了资料库、信息库进行统计,确保一人一档案。”彭水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对全县6193名留守儿童实行建档立卡制度,并签订委托监护协议书和确认书,切实规范留守儿童管理。针对全县乡镇(街道)的儿童督导员和村儿童主任开展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儿童监护管理能力。

  据了解,自2016年开始,彭水县就着手对全县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全面摸底排查工作,组织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根据摸排口径逐村逐户进行入户调查,并从录入系统中筛查整理出无人监护、失学辍学、无户籍、残疾、患病等重点农村留守儿童花名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重点留守儿童的干预帮扶工作。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为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近年来,彭水聚焦留守儿童台账动态更新,落实帮扶责任人制度和定期走访制度,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意识,提升监护人(受委托监护人)的监护能力,深入落实孤儿以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帮扶制度,为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并将其纳入“民政惠民济困保”综合保险项目等予以帮扶,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

  设立留守学校

  守好关爱保护主阵地

  “本学期,学校的留守儿童住校人数381人,最小的不到5岁,三分之二都是单亲家庭,他们主要来自于我县各乡镇及贵州省、酉阳县等地。”万足镇留守儿童项目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校共有10个义务教育班、2个学前班。

  据了解,该校于2012年启动留守儿童之家项目的创建工作,并在全县各乡镇(街道)招收留守儿童到该校就读,以解决贫困家庭留守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切实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保障留守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

  为给孩子们营造适宜的成长环境,彭水县民政局还为该校积极争取群团、社团以及爱心人士等进行帮扶资助,确保贫困家庭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辍学。

  2013年以来,该校累计获得资助资金420余万元,其中国家贫困生资助、营养改善及县民政资助资金累计达350余万元,其它群团、社团及爱心人士等资助70余万元。

  打造“一站一家”

  让留守儿童不孤单

  图书架、电脑、视频通话设备、音箱、麦克风……走进彭水县郁山中心校的“亲情驿站”,4台电脑整齐摆放,每天下午,同学们可以来到这里,通过视频、电话与远在外地的父母交流谈心。

  “除了‘亲情驿站’,学校还设立了‘心灵之家’,定期组织志愿团队和老师给留守孩子开展心理辅导,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郁山中心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主阵地。自2018年起,以彭水县民政局为牵头单位,联合教委及各相关部门,已在第五小学校、三义中心校、润溪中心校、大垭中心校、鹿鸣中心校、新场中心校等10所学校开展“亲情驿站”和“心灵之家”(“一站一家”)项目建设。

  “在学校设立‘亲情驿站’和‘心灵之家’,主要是为了联合家长、社会和爱心团体,加强与留守儿童的联系和沟通,拉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心理距离,让他们在享受家庭温暖的同时,也感受到政府、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彭水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彭水县还定期邀请了解儿童心理、教育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进行实地指导,将“一站一家”真正建设成为符合儿童心理、功能全面并富有地方特色的快乐之家。

  此外,为进一步确保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彭水还先后于2011年修建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2019年修建了新城社会福利中心和儿童收养部,全面提升了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质量。并制定出台《彭水自治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对未成年人基本信息库实行定期更新;同时,还在全县296个村(居)委选聘未保专干337名,全覆盖跟踪管理辖区内困境未成年人。

  刘茂娇 黄伟 何建超 图片由彭水县民政局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