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波澜壮阔的“大国小康”征程让梦想飞翔书写中国精神的近现代史诗
第008版:共赏百本好书
上一版 下一版 
描绘波澜壮阔的“大国小康”征程
让梦想飞翔
书写中国精神的近现代史诗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1 月 0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梦想飞翔
——读《爱丽丝梦游仙境》
杨子湘

  《爱丽丝梦游仙境》是幻想儿童文学的先驱之作。自1865年首次出版以来,爱丽丝的奇境故事已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西方,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读过它,《爱丽丝梦游仙境》被很多人誉为除了《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排名第三的文学作品。150多年来,它的故事令一代又一代的孩子着迷。

  因为陪着姐姐坐在河边无所事事,也因为强烈的好奇心,爱丽丝紧追着那只奇怪的“怀表兔子”,跌落兔子洞,在那里她遇见了一群奇妙的朋友,开启了一段神奇国度的冒险。

  “兔子洞”成为孩子们穿越真实世界和幻想世界的最有趣的通道,也许,正是因为有了“兔子洞”的启发,才有《狮子、女巫和魔衣橱》中的“魔衣橱”,才有《哈利·波特》中的“9又3/4”站台,孩子们经由这样的通道,就此摆脱平常的生活,进入不平常的世界:或者经历甜蜜美好的童话故事,或者经历紧张刺激的魔幻故事,或者经历莫名其妙的荒诞故事,生活从此变得与众不同。

  《爱丽丝梦游仙境》也是经典的儿童成长小说,作家从儿童视角出发,用夸张的想象、幽默的语言、荒诞的情节,塑造了一个生动真实的儿童形象,讲述了一个离奇有趣的幻想故事。

  姐姐在看一本“既没有画儿、也没有对话的书”,爱丽丝觉得,“这样的书看它干什么呢”,这的确是孩子们才会有的反应。“不管四七二十八,爱丽丝立刻就跟进洞去,也不想想这辈子能否再出来”,这也是冒冒失失的孩子才会做的事。爱丽丝同各种动物“自自然然地谈起话来,熟得好像从小就认得他们似的”,这也是孩子们的正常反应。

  遇到奇怪的事、好奇的事会感到奇怪或者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遇到困难会哭、遇到可怕的事会害怕也是孩子们的权利。

  但是,哭过自省过,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该运用理智、智慧和方法的时候也需要异常的勇敢和坚定。

  在书中,看到奇怪的槌球比赛,爱丽丝会发现里面的“不公道、没规矩”和随心所欲;面对公爵夫人她会回嘴说:“我有思考的权利。”面对红心皇帝和皇后,她也不再害怕和彷徨,而是勇敢地讲道理,最后发出“谁在乎你们?你们不就是一幅纸牌”的喊声。

  《爱丽丝梦游仙境》同时还是一个具有哲理、充满逻辑思辨意义的寓言故事。也许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些哲理和逻辑不太容易发现,但相信成年人放下自己的“大人”包袱,应该可以读得懂。

  例如公爵夫人嚷出来的那句话“要是天下人都瞧瞧自己做的事,那么地球就要比现在转得快得多了”。

  例如爱丽丝和柴郡猫的对话:

  “请您告诉我,我应该往哪条路走呢?”

  “那多半要看你想到哪儿去。”猫说。

  “我倒不在乎到哪儿去——”爱丽丝说。

  “那么,你就不用在乎走哪条路。”猫说。

  “——只要我走到什么地方就好。”爱丽丝补充说明了一句。

  “那是当然,你只要走得够久,”猫说,“一定可会走到什么地方的。”

  作家刘易斯·卡洛尔不但是天才童话作家,还是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因此,虽然是一本为小孩子创作的书,虽然是一部“不通”的“笑话书”(赵元任语),也是一本“有意味的没有意思”的书(周作人语)。这些“意味”、这些看似“不通”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有着极深刻道理的东西,可能需要孩子们反复阅读才能慢慢悟出来,也许也需要长成大人的我们,回头再读的时候慢慢品味。

  我们所有成年人,就像爱丽丝的姐姐一样,已经很久没有去过那些“奇境”了,我们也只能闭眼坐着,半信半疑地跟随爱丽丝进入奇境。我们都知道,只要把眼睛一睁,“模样又会变回无味的现实。”

  但是,只要读过这个故事,所有住在奇境里的那些闪闪发光的角色,就像我们的老朋友一样,多年以后依然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脑海里。

  日后,每一个爱丽丝都会长大,也许会变成我们现在的样子,也许会保留她的童心与幻想,也许会长成“有意思”的大人。无论怎样,《爱丽丝梦游仙境》值得所有曾经的孩子,读给现在的孩子们听。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