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池秋韵渝北 社区打出“花式”温情服务牌江北 携手泸州“跨省通办”政务服务涪陵 城市建设提升市民幸福指数渝中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初显风姿潼南 笔电产业前三季度快速增长开州 网络零售额突破10亿元九龙坡 高层次人才比例不断提升璧山 供销社变身“一站式”服务社
第013版:区县头条
上一版 下一版 
红池秋韵
渝北 社区打出“花式”温情服务牌
江北 携手泸州“跨省通办”政务服务
涪陵 城市建设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渝中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初显风姿
潼南 笔电产业前三季度快速增长
开州 网络零售额突破10亿元
九龙坡 高层次人才比例不断提升
璧山 供销社变身“一站式”服务社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1 月 0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少堵车 住得好 有耍事
涪陵 城市建设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涪陵区“十三五”时期有序推进城市道路、公共空间、公共配套和重点开发项目建设,城市发生一系列可喜的变化。

  城区路网四通八达

  “现在从黎明路到滨江大道可方便了!”出租车司机徐豪每天穿行在涪陵城区的大街小巷,“以前从黎明路到滨江大道要经过蔡家坡路段,高峰期经常堵得心慌。去年通江路开通后,从黎明路沿通江路直达滨江大道,没再堵过车,走起来心情都很好。”

  2016年以来,涪陵区加快江南老城更新步伐,拉开江东片区“两横五纵”路网骨架,“两线三片一城”齐头并进、加速扩张,城市“血脉”更加畅通,公共空间品质持续提升。

  涪南路(鹅颈关至鹅颈关立交)综合改造工程一期建成通车,新老城区更加畅联;涪丰北线一期、乌江大桥西桥头立交一期完工投用,组团间交通联系更加紧密;插旗支路一期完工投用,高天路一期基本建成,组团内部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四通八达的路网,让市民出行便捷了许多。

  住得放心又舒心

  屋内井然有序,屋外干净整洁……这是蔺市镇四坪村建卡贫困户张安福的新家。通过D级危房改造,张安福搬出危旧房,住进了新楼房。但凡有客人来,张安福总爱带着客人在自家房前屋后转一转,激动地向他们介绍建房的经过:“我打算再打上几年工,多挣点钱,像城里的人一样把家里好好装修一番。”

  涪陵区全力推进住房保障,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做到“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2015年以来,涪陵区共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11612户,其中C级3464户、D级8148户,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动态清零。

  同时,涪陵区坚持廉租住房实物配租保障“全覆盖”,精准推进城镇特殊困难群体和公交司机、环卫工人、青年医生等重点行业人员住房保障。截至2019年,累计为20531户居民提供了安全住房保障,积极改善了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为了让市民住得更放心、舒心,涪陵区开展城镇危房现状调查,对未销号D级危房开展日常检查巡查,督促搬离D级危房住户。同时制定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实施方案,实施老旧安置房小区改造提升,解决了长期困扰小区住户的屋面漏水、排污不畅、小区环境排危整治等问题。

  休闲就在家门口

  只要不下雨,67岁的王奋英每天吃完晚饭都要和老伴到两江文化广场去活动。王奋英和姐妹们一起跳坝坝舞,老伴则顺着广场走几圈消消食、看看美景,之后再一起挽着手回家。

  两江文化广场建成之前,王奋英想跳坝坝舞只能在小区里,场地受限不说,还扰民。自从去年底这个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的广场投入使用后,王奋英两口子和附近居民终于有了活动的好去处。

  不仅如此,两江文化广场上的水景、绿化、灯饰相得益彰,一步一景,站在广场上还能欣赏城市风光,领略乌江、长江交汇的美景,成为涪陵新地标。前来“打卡”的市民络绎不绝:“城市越来越美,我们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涪陵区融媒体中心 杨莉菊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