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坝村“变身”:从与世隔绝到网红地智慧城市建设应从三个维度出发IBM助推重庆实现数字化转型探索语言智能教育实施路径荣昌集中投产13家企业 充实消费品工业体系智慧长凳可蓝牙连接播放音频攀华板材智能化热轧项目投产国内精锻行业龙头企业落户永川
第003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上一版 下一版 
庙坝村“变身”:从与世隔绝到网红地
智慧城市建设应从三个维度出发
IBM助推重庆实现数字化转型
探索语言智能教育实施路径
荣昌集中投产13家企业 充实消费品工业体系
智慧长凳可蓝牙连接播放音频
攀华板材智能化热轧项目投产
国内精锻行业龙头企业落户永川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0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语言智能教育实施路径
第五届中国语言智能大会在渝举行

  本报讯 (记者 王丽)10月18日,第五届中国语言智能大会在四川外国语大学举行。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23位语言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语言、智能、教育”这一主题,共商语言智能教育发展路径,交流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

  本次大会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联合主办,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国内语言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并就人工智能与语言教育,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语言教育与智能机器人等话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德毅作了题为《新一代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一百年》的主题报告。

  李德毅认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可模拟人类各类能工巧匠的智能,如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也可弥补情绪失控下人的智能缺失,还可协同人类探索未知问题,相互启迪,把人类从繁杂的智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更有创造力的工作。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院长孙茂松在《语言:机器智能通往人类智能的众秒之门》的主题报告中指出,语言理解是机器难以逾越的鸿沟,成为制约人工智能取得更大突破的主要瓶颈之一。未来应通过加强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及其与人文社科学科的交叉合作,建立更强大的机器知识库,进而提升人工智能对语言的学习和处理的能力。

  此外,大会还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沈家煊、首都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周建设、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冯胜利等专家学者作了主题报告。

  据了解,2019年4月四川外国语大学成立全国首个语言智能学院,现建有脑电实验间、眼动实验间、语言神经调控实验间等,可满足语言脑基础、语言脑疾病、语言神经教育等方面的需要。该学院承担全校语言智能通识教育课程,培养语言智能复合型人才,将于2021年正式招生。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