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秋遇上国庆,方舱医院变回了体育馆,黄鹤楼开放了夜间游览,多部电影火热上映,火车站里旅客摩肩接踵,高速路上车辆密密麻麻……经历了艰难时刻的中国人,终于迎来了新冠肺炎疫情后的重聚、隔离后的出行、克制后的欢庆。这种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场面,让我们感到如此熟悉,正如网友感叹,这次国庆节就像“迟来的春节”一样温暖人心。
犹记得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热闹的城市变得空旷冷清、拥堵的道路变得车少人稀,各行各业都受到了重创。即使是今天,新冠肺炎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然而,此时此刻的中国,却有了让外媒“嫉妒”的崭新景象。《纽约时报》这样评价“十一”黄金周: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回到接近正常状态;CNN认为,如此巨大的游客量,显示出了“中国的自信”;西班牙《国家报》称,严厉的防疫措施是中国经济复苏的关键所在。这一次,中国用一个热闹温暖的长假,向世界释放了最清晰的持续稳定的复苏信号。
假期的“人山人海”,何尝不是一种国泰民安。这些令外媒称羡的成绩背后,是卓有成效的疫情应对策略,是无数奔赴前线的英雄和14亿守望相助的人民。只有读懂这些主动作为和无私奉献,才能读懂数亿人深入骨髓的家国大义,才能读懂中国自信的底气所在,才能真正理解中华民族为何总能战胜磨难、屹立不倒。
山河为证,一个活力满满的中国终于回来了。感到温暖的同时,我们也信心倍增。2020年还剩下不到90天,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当前,重庆疫情防控向好态势不断巩固,经济社会秩序不断恢复,“双节”假期,接待游客1108.6万人次,文化旅游市场繁荣而有序。长假结束,新的征程又将开始。接下来,我们更要坚定信心、咬定目标,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在继续抓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扎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加快恢复性增长,不断开创重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