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科技创新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西部首家5G+智能银行落户两江
第022版:2020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 智能化:为经济赋能 为生活添彩 智慧金融
上一版 下一版 
以金融科技创新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西部首家5G+智能银行落户两江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9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农商行
以金融科技创新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重庆农商行智慧银行暨手机银行App5.0在去年智博会上首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两中心两地”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为载体,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联动全域创新“赋能”,围绕“五个科学”“五个科技”,构建科学平台、人才平台、资本平台、交流平台。在“科技创新中心”这一目标中,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主的金融科技发展尤为重要。

  近年来,作为重庆本土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重庆农商行”)认真贯彻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科技兴行”战略,积极发挥金融科技创新的引领驱动效应,加快提升金融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在倾力支持成渝两地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同时,也为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开启了新引擎。

  先行先试

  打造普惠金融新样本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发布了重庆市首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5项创新应用项目,重庆农商行“基于多方学习的涉农信贷服务”和“支持重庆地方方言的智能银行服务”两项创新应用成功入选。这意味着该行成为全国首家入选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农村金融机构。

  据悉,重庆农商行此次入选的两项创新应用——“基于多方学习的涉农信贷服务”和“支持重庆地方方言的智能银行服务”主要是探索解决涉农金融服务的“难点”“痛点”,通过金融科技创新手段,进一步拓展普惠金融新思路,更好地支持“三农”发展,倾力打造普惠金融新样本。

  “基于多方学习的涉农信贷服务”是重庆农商行为倾力支持“三农”发展,联合腾讯云推出运用大数据为客户提供免抵质押的纯信用信贷服务。

  “支持重庆地方方言的智能银行服务”是重庆农商行针对重庆地区方言特点推出的支持重庆地方方言的智能银行服务。该服务可以为重庆地区不同社会群体,尤其是中老年客户提供更精准、更便捷的智能语音服务,以充分满足普惠金融服务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该服务是一项具有典型地域特点的普惠金融服务,可以为国内大量使用方言的地方金融机构提供借鉴和参考。

  据悉,下一步,重庆农商行将以此次入选重庆首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为契机,不断强化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的运用,积极推动金融科技试点项目转化,运用科技手段赋能全行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惠民利企,着力提升县域、涉农等领域金融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深度赋能

  构建金融服务新生态

  近年来,重庆农商行围绕“零售立行”战略,以“线上线下融合、数据智能决策、功能快速迭代”为目标,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产品体系,打造智能产品平台,竭力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综合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

  举例来说,重庆农商行通过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不断丰富线上产品体系。今年上半年,该行线上贷款余额达30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4亿元。在自主创新类产品中,该行持续优化迭代自主风控的线上贷款产品“渝快贷”“票快贴”“房快贷”等。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期间,该行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类贷款无接触式服务优势支持企业及个人信贷需求,贷款余额122亿元,增幅达165%。

  在科技平台建设方面,该行转型发展根基不断夯实。如,该行围绕人脸、语音、语义、图像四大金融科技平台建设和优化,持续打造行内金融科技应用场景。上半年,该行完成改造涉及人脸识别的交易300余支,支持ATM刷脸取款、柜面人证识别、无卡银行等业务以及智能楼宇、网点VIP无感识别、人脸到店识别等场景,日均人脸识别调用量达15万次,仅柜面远程核身一项应用日均节省人力在20人以上。据了解,目前,该行正在积极开展视频银行、智能外呼、智能知识库、 RPA等科技平台的建设和落地。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由该行研发的“专利池”和“标准库”也独具特色。据介绍,该行金融科技立足于“平台架构+关键技术”自主掌握基础上,坚持全体系创新突破,围绕人工智能、体验提升等关键领域开展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构建核心领域的“专利池”。目前,该行40余项发明专利已获授权,上半年累计提交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金融科技领域发明专利申请10余项,目前近20项发明专利正在实审。

  同时,作为中西部唯一一家入选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观察员单位,重庆农商行积极开展金融标准化建设工作,上半年完成制定企业标准2项、参与制定团体标准2项,同时标准化建设经验得到高度认可。

  融合发展

  树立智慧银行新形象

  2019年8月,该行与阿里等先进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打造的“智慧银行”正式发布上线,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技术,构建共通共享的智能全渠道,打造内建生态、外联场景的数字化金融生态圈,推进智能民生服务全覆盖。同时,该行全新推出手机银行App5.0,运用大数据建立模型,开发了个人经营性贷款线上“自动续贷”“自助续贷”“随借随还”等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客户体验度、资金利用率和办贷效率。目前,该行手机银行用户突破1000万户,电子渠道交易替代率达94%以上。

  以“智慧银行”和手机银行App5.0的发布为新起点,该行持续强化渠道运营管理,客户线上服务体验有效提升。上半年,该行通过“重庆农商云”、智慧银行大数据平台、渠道统一接入、智能营销、智能客服、智能风控等9大主要平台,强化手机银行App、微信银行等线上渠道运营管理。一方面,开展智能宣传营销,通过大数据应用,梳理“猜你想要”规则,在疫情期间引导客户自助办理“非接触式”金融业务;针对不同类型客群,配置专门的营销宣传策略,实现线上渠道精准营销。另一方面,增强线上渠道安全管理,通过全流程覆盖、分层防控、多重认证组合等智能风险防控手段对电子银行各渠道交易保驾护航,上半年线上渠道使用人脸识别次数1280万次,指纹认证1622万次。提供智能客户服务,通过客户行为分析和客户满意度调查,持续完善线上渠道服务能力,上半年智能客服月均访问咨询超过6万人次。

  据了解,重庆农商行在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后,离不开高质量金融科技人才队伍的支撑。今年上半年,该行通过内部筛选、外部引入、校园招聘等多种渠道广泛吸纳金融科技人才,重点加大研发、风控、产品、管理等各类人才引进力度,目前该行金融科技条线共有科技人员超410人,并组建多个专业化团队,着力培育和储备了“渠道+业务+数据+科技+合作”全面发展的人才梯队。

  未来,重庆农商行将紧紧把握金融科技创新浪潮,继续大力推进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进一步丰富金融服务渠道、完善金融产品矩阵、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客户体验度,全力推进金融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普惠社会民生,为推动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徐一琪 图片由重庆农商行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