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助力排水管道疏通他们用辛勤的汗水赢得群众点赞8个车渡码头完成清淤逾626亿元专项贷款支持受灾企业打捞垃圾 江清岸洁63处受淹文物大部分完成清淤消杀碧桂园2020年半年报:业绩领跑行业 收益质量提升重庆市南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公告
第005版:关注灾后恢复重建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机器人助力排水管道疏通
他们用辛勤的汗水赢得群众点赞
8个车渡码头完成清淤
逾626亿元专项贷款支持受灾企业
打捞垃圾 江清岸洁
63处受淹文物大部分完成清淤消杀
碧桂园2020年半年报:业绩领跑行业 收益质量提升
重庆市南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公告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8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63处受淹文物大部分完成清淤消杀

  本报讯 (记者 赵迎昭 实习生 胡雨彤)8月26日,记者从市文化旅游委获悉,此次洪水过境造成我市63处不可移动文物受淹。目前,大部分受淹文物已完成清淤、消杀等工作,相关部门正在组织专家对文物“把脉”。

  8月21日,记者在红岩联线管理中心下辖的《新华日报》总馆旧址看到,几栋竹木、土木结构浸泡在洪水中,有的建筑仅能看到屋顶,让人揪心。26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这里,看到旧址内已没有洪水和淤泥踪影,走进任何一栋建筑,环顾地面、墙面、玻璃,都比较干净。

  据介绍,22日上午9点,该中心协调相关单位紧急支援30余人,在排泄洪水的同时,紧锣密鼓清理淤泥和漂浮物。至23日凌晨1点,经过连续16小时奋战,旧址中的洪水才被全部排出。

  23日上午,该中心全面启动对《新华日报》总馆旧址新一轮的清淤、消杀和文物清点工作。当日下午,该中心联合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对旧址文物建筑及附属管理用房进行了初步安全监测鉴定,结果显示建筑暂无坍塌等毁灭性风险。接下来,该中心将对建筑受损部分进行监测分析,相关复原陈列工作也将适时开展。

  两处石刻瑰宝也受到洪水波及。潼南区大佛寺摩崖造像大佛殿进水两米左右,大佛金箔被水浸泡,局部起甲。南岸区弹子石摩崖造像的大佛全部被淹没。

  潼南区文管所负责人称,近日,该区文化旅游委邀请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金华来到潼南,为大佛“把脉”。在专家建议下,潼南区正在邀请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修复方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是弹子石摩崖造像的修复单位,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称,得益于洪峰来临前搭设的防护网,弹子石摩崖造像的文物本体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清淤还需要一周时间。”

  据了解,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已分批赴受灾严重文物保护单位,指导开展文物修复方案编制等工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