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医院开展下乡义诊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 |
“你好,请问治高血压挂哪个科室的号?”“办出生医学证明需要哪些材料?”为解决患者的就医迷茫感,今年,武隆区人民医院在门诊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安排专业的导医为患者答疑解惑,并将“病例复印”、“特病办理咨询”和“出生医学证明办理”设在同一个地方,减少患者跑路时间,增加了群众的就医体验感。
一直以来,该院坚持党建引领,推出多项便民利民的实际举措,“一站式服务中心”只是其中一个缩影。作为公立医院,医院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不断强化全体医务人员的使命感,凝心聚力地推动医院持续高质量发展,全面增进辖区群众的健康福祉。
筑牢基层堡垒
彰显责任担当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为充分发挥好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医院党委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及时对基层党支部的设置进行了调整,从以前的1个党支部增加到9个党支部,并将支部阵地根植所辖科室,深度融合党建工作和医疗工作。
“我们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更多医护人员团结在党周围,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服务。”医技党支部书记张勇说,他们注重加强科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着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党支部,促进提升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从而加强辖区群众的健康满意度。
此外,医院将今年确立为“医德医风建设主题年”,成立医德医风考评领导小组、行业作风领导小组、纠正医药购销不正之风领导小组,每月将科室绩效的5%纳入医德医风考核,强化全体医务人员的规矩和纪律意识,塑造良好的风气。据了解,医院上半年共开展警示教育10场次,受教育医务工作者600余人次,反思剖析卫健领域典型案例8个,有效筑牢全体医务人员的思想防线。
在医德医风建设中,医院特别建立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调查机制,用患者的声音检验工作,以群众的需求改进工作。通过专项整改、面对面谈话的方式,医院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力求为患者提供专业、优质、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
在党建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医院的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医院有65名医护人员申请入党,其中中层干部21人,骨干医护30人,并确定积极分子30人,疫情防控一线入党5人。在今年的“七一”表彰大会上,15名党员受到武隆区卫健委和医院表彰,医技党支部荣获先进党支部。
医院作为新冠肺炎的定点收治医疗单位,承担着巨大的责任。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医院门诊人次10万余人,住院人次9500余人。在疫情防控中,医院实现治愈好转率96.7%,病床使用率74.6%,充分展现出一个公立医院的能力担当。
聚焦百姓需求
助力健康民生
8月11日,武隆区人民医院与平桥中心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更好地落实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据了解,今年7月中旬,医院正式成立了医共体,成功选举了第一届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成员,与13个乡镇及2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医共体协议书。医院大力实施鲁渝健康扶贫协作,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助力健康民生工程。
医共体建设只是医院走近基层、走向群众、全面增进群众健康幸福感的一个方面。实际上,医院的服务地点不仅仅在医院,服务对象不仅仅是患者。在党员的带领下,医务人员深入社区、走进大山,将医疗送到每一个有需要的百姓身边。
今年,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各党支部书记、在职党员及扶贫干部联合后坪乡文凤村开展了“战疫情、送健康、助春耕、促发展”主题联建活动,通过爱心义诊、健康知识讲座、捐赠产业扶持资金等方式助力健康扶贫;医院党委还组织8个支部与后坪乡文凤村党总支联合开展了“建设美丽乡村,党员在行动”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参与播种行动,入户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旅游振兴;支部发动党员以及青年团员联合社区党总支,开展了“河小青”“洁小青”、“党员同心、发展同行”等志愿服务活动,为河道环境、周边街道卫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医院以多形式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全方位地守护辖区群众的生命健康。
未来,武隆区人民医院将始终以党建铸魂,把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作为党建工作的评价标准,不断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使党建成为推动医院事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何月梅 图片由武隆区人民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