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重庆大众创业激情不减智能制造应用互联工程将制定国家标准加速融合发展 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黑臭跳磴河变了身 河水清清绿草茵茵重庆启动“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合作今年全市有望建成7500多个地灾技防点
第003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上一版 下一版 
疫情之下 重庆大众创业激情不减
智能制造应用互联工程将制定国家标准
加速融合发展 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
黑臭跳磴河变了身 河水清清绿草茵茵
重庆启动“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合作
今年全市有望建成7500多个地灾技防点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8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全市有望建成7500多个地灾技防点

  本报讯 (见习记者 王天翊)8月24日,记者从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获悉,今年全市已建成约4300个地灾技防点,计划到年底再建设约3277个,计划用4年时间实现群测群防智能化监测预警设备和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对全市所有地质监测点的覆盖。

  地灾技防点能起到什么作用?记者在武隆区看到,芙蓉街道瓦房湾滑坡监测点,三台普适型GNSS监测设备(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普适型位移监测设备)、一台雨量计和一台声光报警器正在工作。据介绍,这些设备已在8月15日接入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

  “地灾技防设备连接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实现智能化精准预警。”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地质勘察管理处处长李少荣介绍,今年仅在武隆区,技防监测设备就已成功预警4起地质灾害,智能化技防设备未来将成为群测群防工作的有力补充。

  “预防地灾,技术预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群防群治也很重要。”李少荣表示,随着8月1日新修订的《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施行,我市进一步完善了“四重网格化”监测预警体系,由群测群防人员、驻守地质队员、片区负责人、区县技术管理员共同开展群测群防工作。得益于群测群防工作,今年1至7月,全市共成功预警地质灾害27起,直接避免人员伤亡608人,四重网格员+智能监测的地灾预警体系成效初显。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