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陈勇及其团队在懒坝扎根了8年。8年,一直向前,没有回头。
去年8月,陈勇的作品——首届中国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开幕,大地艺术花园、懒人村落、懒坝美术馆以及国际艺术作品同步亮相,在国内外引起轰动,相关建筑及作品斩获多项国际大奖。
更重要的是,该艺术季是一个“永不闭幕”的艺术展,每两年举办一次,通过全球邀请艺术季、征集艺术作品等方式,不断更换展品,让观众“常来常新”。
两年一次的大展间隙,他们还不间断举行过度展,目前就正在举办2020“人人都是艺术家”新展,展览分为“未来人”“风物”“灵童”三个版块,作品涵盖雕塑、绘画、装置等多个类别,共数十件套。
展陈作品延续了在地性、参与性、互动性等,如参展艺术家李浏洋的作品《海浪—叹息》,收集了在疫情影响下1000个人的叹息声,通过叠加等艺术处理,给人强烈的视听体验;艺术家普耘的《晃动的房子》,把最能给予人们安全感的房子“摇晃”起来,充满艺术感染力等,吸引络绎不绝的观众参观。
“去年,艺术季正展开放仅4个多月,就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接待量有所下滑,目前正在平稳回升,日均接待量在5000人次左右。”陈勇说。
“以前,我家的房屋是土坯房,因喀斯特地貌,土层薄、不蓄水,种庄稼‘十年九不收’,美好生活似乎离我们很远。”47岁村民黄耻碧在度假区旁开了一个农家乐。“这段时间,客房爆满,月收入超过5万元。”她高兴地表示。
清水村村长傅国东介绍,该项目对村里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包括土地流转收入,每年约150余万元;村民务工收入,约有300位村民在项目常年务工,月薪3000元左右;村里办起了民宿、农家乐15家,经营得好的月营业收入超过10万元。
“除了外环境的改变,更可喜的变化是,随着游客、艺术家的进入,带来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不仅村民的腰包日渐鼓起来,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傅国东说。
“下一步,我们集结全世界更多的、更优的艺术作品和文化资源,让懒坝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艺术‘红地毯’。”陈勇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