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铜梁区坚持山头不推、稻田不填,原乡中央公园、望山公园、见水公园等一批项目相继落成,8.7平方公里的淮远新区显现雏形。在乡村,该区建成60公里绿道,发展34个特色农业主体,打造14个“乡村振兴会客厅”,形成120平方公里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同时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8%。
奉节县突出一镇一特色、一村一主导,打造20个山地特色城镇、8个美丽江镇、1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27个美丽江村。该县通过建设美丽库岸16.5公里,用好39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银行,推进清洁家园“六整齐”、和谐邻里“六大家”等措施,使山水颜值得以彰显、人文气质显著提升,目前亿元产值村达22个、千万元产值村达106个。
深入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不仅是发展资源,更是重要的发展资本;生态的保值增值,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今年以来,各区县学好“两山论”、走好“两化路”,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统筹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实现产业生态两促进。”开州区负责人介绍,该区加强生态修复,今年营造林面积达到19.6万亩,空气优良天数178天。同时,抓实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拆违5.1万平方米,覆土绿化3万平方米。此外,该区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筹建重庆三峡中医药研究院,开工温氏50万头生猪等重点项目,新增山地特色高效产业4万亩。
依托94.1万亩农特产品资源,秀山县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食品加工业,今年上半年两大主导产业分别增长41.9%、4.7%,实现了逆势上扬。在新兴产业方面,该县新增市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3个,2.5万吨碳素石墨制品生产线快速推进,新材料产值增长23.1%。垫江县新植晚柚2万亩,开工温氏、正大集团生态化生猪养殖项目45个,新建生态旅游项目5个。
彭水县将生态经济作为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健康食品、特色轻工等产业,积极培育中药材加工、苗医苗药,上半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9.4亿元。旅游方面,该县依托良好的森林资源和生态优势,推进全域旅游和“旅游+”战略,上半年接待游客1337.1万人次,旅游收入61.7亿元。此外,大力发展红薯、烤烟、畜禽养殖及中药材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2亿元。
深入推动全方位开放发展
强调以“内循环”为主不等于对外脱钩,相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将会加速扩大。那么,如何发挥内需潜力,更好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呢?
大足区将保护好、利用好石刻这个宝贝,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地:一方面,完成大足石刻研究院升级,实施宝顶山卧佛保护修缮、大佛湾水害治理等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另一方面启动大足石刻游客中心和“十里荷棠”城景融合示范片建设,全面推进大足石刻文创园建设,目前已签约项目130个,投资合同金额近100亿元,部分项目将在年底投用。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大产业集群。”忠县负责人称,将围绕四大产业集群,积极引进产品配套及上下游企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同时,严格落实好“四个一”招商引资服务机制,做好项目梳理和跟踪,力争下半年引资100亿元以上。在消费方面,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办好各类展销会、促销会、“网友e家亲”等消费活动,培育发展假日经济、夜间经济、“宅经济”等新业态,力争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上半年已过,下半年继续加油。置身新发展格局的每个区县,既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也要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只要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激发和兑现“潜力清单”,全市经济的“双循环”就一定会稳步推进而富有长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