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旗猎猎铸忠魂疫情影响下,养老金如何调整?美方政治挑衅在先,中方有权作出对等反制首要条件看师德 克服“五唯”等倾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全国扫黑办启动2020年第一轮特派督导希望加方尽快妥善解决孟晚舟事件涪陵卷烟厂打造“行业一流工厂”
第006版:时事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战旗猎猎铸忠魂
疫情影响下,养老金如何调整?
美方政治挑衅在先,中方有权作出对等反制
首要条件看师德 克服“五唯”等倾向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全国扫黑办启动2020年第一轮特派督导
希望加方尽快妥善解决孟晚舟事件
涪陵卷烟厂打造“行业一流工厂”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7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战旗猎猎铸忠魂
——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锻造全面过硬连队纪实
李清华 张圣涛 张首伟

  党旗所指,战旗所向。

  英勇顽强,矢志打赢。

  今年1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全体官兵回信,勉励他们牢记强军目标,传承红色基因,苦练打赢本领,把“硬骨头精神”发扬光大,把连队建设得更加坚强。

  走进新时代,这个曾在1964年、1985年分别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授予“硬骨头六连”“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的连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努力锻造“三个过硬”基层。组建81年来,一代代六连官兵用鲜血与生命,凝聚成压倒一切敌人的狠劲、百折不挠的韧劲、坚持到底的后劲“三股劲”和战备思想硬、战斗作风硬、军事技术硬、军政纪律硬“四过硬”的“硬骨头精神”,为战旗增添新风采。

  革命战士心向党,战旗猎猎铸忠魂。八一前夕,记者走进这个享誉全军的荣誉连队,寻访锻造“硬骨头精神”的力量所在。

  “硬骨头精神”:硬就硬在铁骨忠魂上

  “硬骨头精神”的“硬”,硬在理想信念,硬在听党指挥,硬在铁血担当上。

  1939年3月,以14名红军战士为骨干,“硬骨头六连”组建于河北雄县。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铁心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始终是这个连队官兵的“命根子”和“生命线”。在新时代强军兴军征程中,他们更视其为锻造全面过硬连队代代相传的“传家宝”。

  一面面锦旗、一幅幅照片、一个个战例、一件件实物,走进“硬骨头六连”荣誉室,历史在这里回响:在161场战役战斗中留存下来的161枚大小弹壳,铸就了一座“硬骨雄风”群雕:“特等战斗英雄”刘四虎、尹玉芬等英模形象巍然屹立,他们是“硬骨头精神”的丰碑。

  理想是高扬的旗帜,信念是传递的火炬。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铸就了连队的“硬骨头精神”,刻入了一茬茬官兵血脉灵魂,引领连队全面建设过硬。

  “走进六连门,永为六连人;铭刻六连魂,时刻不忘本。”在六连,每当新兵入伍、干部任职,做的第一件事是参观连队荣誉室,读的第一本书是连队英雄史,唱的第一首歌是《硬骨头硬在哪》,看的第一部影片是《永远的硬骨头》,喊的第一句口号是连队战斗誓词。

  头雁带头好,群雁飞得高。“硬骨头六连”党支部始终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每次急难险重任务,党员干部都挑重担、冲在前;每次比武考核,党员干部都站第一排、跑第一棒、打第一枪;每次险难课目训练,党员干部都驾第一车、乘第一舟、当第一攀……

  “硬骨头精神”:硬就硬在矢志打赢上

  “硬骨头精神”的“硬”,硬在战场,硬在赛场,硬在训练场上。无论是战场血与火的考验,还是赛场赢与输的比拼,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一直是激励“硬骨头六连”官兵胜战的冲锋号。

  走进“硬骨头六连”,扑面而来的是“红”的底色,“战”的味道,“硬”的气息。在这里,班与班争、排与排抗,崇尚英雄、争做英雄,成为官兵们的一种风尚。连长赵松在训练受伤、左手植入钢钉情况下,硬是凭着一股百折不挠的韧劲和平时练就的硬功,在全旅第一个通过军事体育“特三级”考核;连队原指导员熊维,参加全军“四会”政治教员比武,一路过关斩将,勇夺桂冠;士官支委唐雄,不仅是连队装备教学能手、干部帮手,还是全旅全能的“金牌教员”。

  2018年7月,车长王冬林参加国际军事比赛。面对全新专业、强劲对手,他从零起步、苦练硬拼,顶着车内40多摄氏度高温苦练技能,在异国赛场与各国精英同台竞技,与车组成员一道取得单项第一、团体第三的好成绩。

  “扛着红旗进岭南,进了岭南扛红旗。”首次参加集团军“岭南尖兵”比武,“硬骨头六连”就拿到第一。3年来,他们在集团军以上比武竞赛中有16人次摘金夺银,19人次打破旅纪录。

  “硬骨头精神”:硬就硬在顽强作风上

  “硬骨头精神”的“硬”,硬在血性,硬在作风,硬在铁纪上。

  “硬骨头六连”荣誉室陈列着一柄拼弯的刺刀。刺刀的主人叫刘四虎。1948年2月28日,六连参加了瓦子街战斗。刘四虎先后拼杀7个敌人,身中11刀,昏迷10多天才醒来。

  昔日的战火硝烟已经散去,但刺刀见红、有我无敌的血性却化为连队血脉,融为一茬茬官兵的红色基因。今天,新时代的“硬骨头六连”依然充盈着战争年代的那种一往无前的倔劲、拼劲和韧劲。

  “枕着敌情睡觉、时刻准备打仗。”“硬骨头六连”官兵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上铺鞋尖朝里,下铺鞋尖朝外,随时准备去战斗。

  (据新华社广州7月27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