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怡:保障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啄木鸟”外交部:强烈谴责,必将作出正当必要反应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看点几何美对华挑衅升级必遭坚决反制美国单方面政治挑衅 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我国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已全面建成搭载北斗定位装置的大型航标船列编南海航保中心渝北区空港新城(空港佳园B区)花石路10号、10号2-1两处房产(约6922.24㎡)整体招租
第007版:时事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彭怡:保障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啄木鸟”
外交部:强烈谴责,必将作出正当必要反应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看点几何
美对华挑衅升级必遭坚决反制
美国单方面政治挑衅 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已全面建成
搭载北斗定位装置的大型航标船列编南海航保中心
渝北区空港新城(空港佳园B区)花石路10号、10号2-1两处房产(约6922.24㎡)整体招租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7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球迎来“探火季”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看点几何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胡喆 王琳琳

  近期,火星发射进入“窗口期”,全球迎来“探火季”。继20日阿联酋“希望号”探测器顺利升空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也将于7月下旬到8月上旬择机实施,开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行星探测时代。

  中国为何要探测火星?难点在哪里?将执行哪些任务?“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业内有关专家。

  为何要“去火星”?

  “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火星可否改造成为适宜人类居住的绿色星球?……只有这些重大科学问题被一一解答,我们才能清晰地思考地球和人类自身的未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曾这样评价火星探测的意义。

  基于现有航天能力,“奔火”飞行7个月左右即可到达,相比更远的行星和卫星,任务周期较合适;火星与地球有最接近的环境,使得机器人或人类进驻火星成为可能。

  将执行哪些任务?

  国家航天局公布的信息显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探测器由着陆巡视器(进入舱和火星车)与环绕器组成。据悉,此次探测目的是一次实现“绕、着、巡”三步走,即对整个火星进行全球观测、成功着陆火星,以及火星车进行巡视勘测。

  火星环绕器携带7台仪器,火星车携带6台仪器,此次任务的科学目标是实现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进行科学探测,进而有利于建立起对火星全面而基础的认识。

  “探火”到底难在哪?

  相比月球探测,火星探测任务的难度更大。目前,人类已对火星实施了44次探测任务,其中仅成功了24次。

  不少航天专家指出,特别是着陆器着陆到火星表面的短短几分钟时间,可谓“惊心动魄”,必须迎接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和挑战。

  与月球着陆的情况不同,火星软着陆动力下降过程时间很短,而地面测控时延十几分钟,因此要求控制系统具有更高自主性和实时性。

  “探火”缘何会“扎堆”?

  航天科普专家钱航介绍,考虑到风险、成本等因素,地球航天器到火星的最佳路线为1925年提出的“霍曼轨道”。由于该轨道每26个月才能出现一次,且最近“霍曼轨道”形成时间为2020年夏,所以近期各国火星探测计划均集中在该时间段。

  1996年以来,几乎每个发射窗口都有火星探测器发射。2020年,中国、美国、阿联酋等国家均已明确于今年执行火星探测任务。三个国家将在火星地表采样、区域巡视性探测、热大气层测量等方面执行探测任务,进而为生命起源及演变、探索人类新家园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移民”火星可能吗?

  地球上的一天不到24小时,而火星是24小时多,两者有几乎相同的昼夜长短;公转的轨道面和赤道面的夹角也非常相近,因此二者有几乎相同的季节变化。这些相似性都表明,火星是适宜人类居住改造的最好候选行星。

  欧阳自远认为,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火星表面温度、增加火星大气浓度等,可以进一步建立火星表面生态环境。

  虽然将火星改造成为一个适宜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绿色星球的远景是美好的,但具体实施起来十分不易,工程之浩大、成本之巨、技术难度之高、科学实施步骤之复杂是可想而知的,可能需要人类通过几个世纪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实现。

  (据新华社海南文昌7月22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