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好了,不能忘了走过的路”秀山“6·18”消费扶贫逆势增长江北安全有序恢复养老服务46件高频事项纳入“一件事一次办”黔江:扶贫安置点建工厂 缓解贫困户就业难南川:抓住“三个关键”打好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
第008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日子好了,不能忘了走过的路”
秀山“6·18”消费扶贫逆势增长
江北安全有序恢复养老服务
46件高频事项纳入“一件事一次办”
黔江:扶贫安置点建工厂 缓解贫困户就业难
南川:抓住“三个关键”打好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6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黔江:扶贫安置点建工厂 缓解贫困户就业难

本报通讯员 杨敏

    六月十六日,罗凤梅在食用菌工业园采摘菌菇。特约摄影 杨敏\视觉重庆

  6月16日一大早,家住黔江区城南街道李家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缝纫工雷桂香准时到达上班的服装厂,开始一天的工作。

  雷桂香是黔江区石会镇会溪村贫困户,因丈夫受伤失去劳动能力致贫,加上常年在家照顾卧床的丈夫,也没法外出打工。去年底,一家人搬到李家溪安置点后,她在安置点一家服装厂就业成为一名缝纫工,从此有了稳定收入,“服装厂每月有1800元保底工资,加一点班,一个月就能挣到三四千元。”

  在李家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很多贫困户都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不但收入得到了保障,还能照顾到家庭。

  贫困户罗凤梅的家在白土乡安堡村,3个孩子都在读书,一家人全靠丈夫在新疆的打工收入维持生活。不久前,她家搬到了李家溪安置点,自己也成了安置点食用菌产业园的工人。“这是做梦都没梦到的好事哟。”罗凤梅说。

  该食用菌产业园是重庆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示范工程。建成后的产业园将为每户搬迁户提供0.5亩左右的菌棚,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搬迁户集中经营”模式,实现搬迁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并按参与程度,发放相应的股金、租金、反承包和务工收入。

  目前,李家溪安置点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860名居民,已有580多名实现了就业。去年以来,黔江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000人,开展建卡贫困人口技能培训5788人次,安置建卡贫困人口近1000人,实现建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参保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救治建卡贫困人口3.8万人次。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