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同学们漫步在校园花海 |
巫山县哨路村,海拔650米至1800米贫困之地,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驻村第一书记贺昌帮助该村新发展了2户农家乐,支持4户贫困户完成房屋建设,整修水池25口;云阳街头,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学子温山林自愿加入云阳志愿服务交通协警,在马路上为群众的安全保驾护航……
一项项扶贫举措,一个个抗疫行动,展现出商务职院师生的责任担当。
作为我市唯一以“商务”为特色的高职院校,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政治建设,把牢党的领导大方向;深化理论武装,激励担当作为,丰富实践平台,共同推动学校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上奋勇向前。
关键词 强根
一盘棋谋划 构筑“大党建”格局
从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一天开始,商务职业学院驻村第一书记贾曦、贺昌、韩晶就扑下身子,一心一意抓党建、促帮扶、抓发展。
贾曦手把手地带着村民们管护好核桃、高山土豆等特色产业,精心谋划该村细沙河组“环山花海”乡村民宿项目,今年为了防止农产品滞销,他不仅身先士卒利用各种资源为农产品谋销路,而且在京东等各大网络平台开启了直播带货。韩晶把莲花村当家乡,2019年以来争取“娘家”帮扶资金近15万元,带领村民排除万难,修建管道5000余米,排除堵点12处,安装阀门12个,将自来水引入莲花村全境,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为村里争取资金硬化道路3.3公里,受到多方好评。
党员教师率先垂范,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学校党委书记谭勇强调。近年来,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以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提质为总抓手,以构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体系为载体,切实抓好基层党建,推动全校形成“大党建”工作格局。
学校着力构建和推进“1621”党建工作机制,即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提质行动方案1个,学校党委、院系党总支部、机关党支部、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退休党支部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6个,党员积分、基层党组织绩效考核办法2个,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体系。
“机制建设提升了学校治理能力和党建工作水平。”学校副院长张荣介绍,以“三会一课”为例,以前讲课时间内容上不固定,现在怎么开、开几次都有明确标准,各项工作更加有章可循了。
目前,学校按照“六有”标准打造标准化党建工作室6个,打造智慧商院党建系统,建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网、“商院党建e家”、“清风商院”微信公众号等,建立校党委、基层党组织、普通党员三级党建责任体系,推进主体责任、“一岗双责”有效落实。
此外,学校配备专兼职党务干部120余名,专职组织员6名,教师党支部书记实现“双带头人”全覆盖。通过官方网站、LED屏、微信、校报等平台,传递商院好声音。
关键词 固魂
一条心合力 打造抗疫坚强堡垒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学校党员教师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迅速行动起来,坚守防控疫情岗位、报名担任防控志愿者、捐助疫情防控物资……全体党员以实际行动践初心、担使命,全力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最前线。
党员干部防疫战斗走在前,一声令下全情奋战。疫情发生后,校领导第一时间到岗,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督促检查,先后召开党委会、防疫专题会议13次,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实施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加强物资储备及硬件改造,组织全校党员干部为疫情防控捐款51584元,预算防疫经费100多万元,划拨专项经费10万元,给予69名学生经济资助;搭建空中课堂,让延期返校学生不停学。
大年初五,在家中休假的李律老师接到返岗通知后,立刻返回学校,连续工作至开学复课,每日编发工作信息,协助做好内部控制、留校学生管理。谢颖老师工作认真细致,报送20万人次的排查情况,向上级报送资料54次,开展了19次防疫宣教工作。学工部部长胡大勇不仅心系校园,还情暖社会,以志愿者身份献力沙坪坝区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办组织编印防疫手册、摄制防疫系列微视频,传播防疫知识;组织全校学生同上战“疫”思政大课,开展“互联网+宣传教育”,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同心战“疫”思政大讲坛活动,“初心”宣讲团师生讲述战“疫”故事,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坚定制度自信。
老师们身先示范,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
学校近60名同学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支付宝、腾讯公益等平台捐赠了现金和物资,部分学子不畏疫情风险,主动前往抗疫前线参加志愿服务工作。李金花同学在重庆市石柱县马武镇自主坚守马武镇的交通卡点,严格落实口罩防护和车辆往来安全。秦江林同学加入所在街道的青年志愿者疫情宣传队,代表医院义务宣传……
学校师生以自己的行动书写出商院人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广受社会赞誉。
关键词 立人
一股劲担当 淬炼青春本色
青春的底色是爱国,青春的支点是奋斗。在谭勇看来,当代大学生要用信仰领航青春,用奋斗书写青春,将个人成长进步自觉融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用奉献成就精彩的人生。
学校以党建带团建,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学校团委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网络育人的“五育人”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规范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实施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四进四信”活动。联合沙坪坝区检察院开展“法治教育进校园”、红岩英烈研究会开展“红岩英烈革命诗词书信展”、市血液中心开展献血活动,促进青年学生将爱国情感和道德认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新时代的青年和人才不能只是将爱国之心单纯地说说,而是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践爱国之心。”团委书记邓健说,学校以实践育人为抓手,积极搭建育人平台。
学校实施“1+N”志愿服务模式,即1个团学组织至少有1个固定志愿服务点和多个志愿服务项目,着力打造了“情动磁器口”、“守护星儿计划”、“四叶草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等精品志愿服务品牌。其中,“四叶草员工心理援助计划”获得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守望天使团队获得“全国百佳体育公益社团”称号。组织志愿者助力重庆英才大会、智博会等大型赛会,获得2019年重庆市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工作“最佳组织奖”。
此外,学校4支暑假游学考察团60名学生远赴浙江义乌、上海、陕西等地开展创新创业、“追忆红色足迹”等活动,到石柱、巫溪、秀山、巫山县和中梁、曾家、土主镇等地开展了“舞动青春”、“留守儿童青春助力”等社会实践项目,1个项目获得全国优秀团队,9个项目获市级优秀团队。
敢于担当、勇于拼搏的情怀,求真务实、知行合一的作风,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品格……今天,商院大学生用一个个行动书写自己的青春风采。
文/图 周珣 胡忠英 孙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