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垃圾分类实现“六个率先”“放水养鱼”催生企业活力主城回收利用率超30% 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集聚科技资源 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乡村“铸魂”行动提振群众精气神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垃圾分类实现“六个率先”
“放水养鱼”催生企业活力
主城回收利用率超30% 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集聚科技资源 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
乡村“铸魂”行动提振群众精气神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6 月 0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效果 大型系列报道

重庆垃圾分类实现“六个率先”
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中综合排名第九 持续保持西部第一

  本报讯 (记者 郭晓静 崔曜)6月2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目前重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已覆盖119个镇街、1155个社区、8503个小区、417万户居民,覆盖率从去年6月的33%,提高到2020年5月底的72%。不仅如此,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的综合排名,也从去年二季度的12名跃升至目前的第9名,在西部城市中持续保持第一,并在全国实现“六个率先”。

  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万隆介绍说,首先重庆在全国率先开发了垃圾分类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依托市环卫集团建设的生活垃圾分类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系统,集成车联网、物联网、芯片智能识别、视频智能抓拍等技术,覆盖居民投放、前端收集、一次二次转运、终端处置等环节,实现了主城区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追溯,全程可追溯、查询,精确掌握每一桶垃圾流向。

  其次,重庆率先利用大数据系统管理垃圾分类工作。依托垃圾分类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生成的大数据,自动记录投入垃圾的信息、自动判断垃圾装满量、自动发出请求收运信号,科学预测每个小区垃圾变化情况,精确调度运力。

  第三,重庆率先构建垃圾分类运输智慧化网络物流系统,实现垃圾分类收运精细化、智慧化管理。目前,主城区生活垃圾二次转运系统已建成界石、走马和夏家坝3座垃圾分类物流基地,装备生活垃圾智能多级精分选系统,总转运规模达到9600吨/日。

  第四,重庆率先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如今,重庆正通过分类别打造示范点,逐步推行楼层撤桶、定时定点投放等措施,提高分类实效。

  第五,重庆率先实施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程。渝北区和南岸区已建成主城区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厂,利用建筑弃料生产标准砖、透水砖等新型环保再生建材,两厂处理总规模为140万吨/年,处理规模全国第一。

  第六,重庆率先建设了全国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垃圾分类处理基地—洛碛静脉产业园。该产业园占地约5000亩,今年投用后将实现年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果蔬垃圾、污泥100万吨,建筑弃料60万吨,一般工业废弃物10万吨。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