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自然资源“归谁管”“值多少”重庆全力提质提速三峡后续工作推动我市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出门能观景 推窗可见绿我市征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新技术南川规资(土地)告字〔2020〕4号补遗“明品福杯”2020重庆市全民健身摄影比赛
第011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明确自然资源“归谁管”“值多少”
重庆全力提质提速三峡后续工作
推动我市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值
出门能观景 推窗可见绿
我市征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新技术
南川规资(土地)告字〔2020〕4号补遗
“明品福杯”2020重庆市全民健身摄影比赛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5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效果 大型系列报道
北碚区完成空地荒地绿化项目50个,建成14个微型绿地,让市民——
出门能观景 推窗可见绿

本报记者 杨铌紫

    五月二十七日,北碚斑竹村游园,家长带着孩子在花台前玩耍。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这里经过整治后焕然一新,好漂亮!”5月27日,北碚区缙云山上的黛湖景观步道,住在北碚城区的市民刘强在此和家人散步休闲,不时驻足留影纪念。

  重庆日报记者从北碚区城市管理局了解到,绿化修复后的黛湖重焕生机,恢复了往日一步一景、清亮明净的湖光水色,今年五一期间才开门迎客,已迎来不少游客。

  缙云山生态综合整治让黛湖换新颜

  如今,黛湖周边的农家乐和违章搭建建筑已被全部拆除,湖周围繁花似锦。湖边步道上,市民悠闲地散步拍照、锻炼身体。

  北碚区城管局园林绿化科科长潘梅介绍,春观花、夏纳凉、秋赏叶、冬辨形,全季节景观已成为黛湖的新名片:在植物配置上,栽种了枫杨、香樟、蜡梅等特色植物;修建环湖道路827米,采用生态松针铺装。除此之外,该区对配套设施进行了完善,建有生态展览馆1处、生态厕所1处、生态停车场1处。

  据介绍,黛湖绿化修复只是缙云山生态综合整治和城市“城美山青”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北碚区围绕城市建成区、缙云山麓、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的空闲地、荒地山头进行整治,完成空地荒地绿化项目50个,面积约124万平方米。2020年,持续开展缙云山沿线坡坎崖整治工作,计划整治面积17万平方米,已完工11万平方米。

  以绿润城让市民感受家门口的变化

  在北碚区天生路邮票广场的斑竹村游园,孩子们嬉笑打闹,家长们在一旁谈天说地,十分惬意,这里已成为附近居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很难想象过去此处曾是西南大学的一块荒地,脏乱差的环境让居民避之不及。

  2019年,北碚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将原来脏乱差的城市边角地、荒地、空地纳入改造计划,打造完成14个兼具“游憩、观赏、休闲、娱乐”功能的微型绿地,将绿地与休闲小广场相结合,以绿润城,让市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家门口的变化。

  北碚区还围绕城市公园,打造属于市民的“城市客厅”和“城市阳台”。比如,谋划竹溪河流域、瓶兰花公园等10个城市公园建设,总面积379平方米,计划投资超20亿元。其中2020年计划完工项目4个。

  继续优化城市生态布局

  此外,北碚区围绕清水绿岸,加强大小河流的治理提升,提升城市水环境,还市民开放共享的生态绿廊。例如,大磨滩湿地公园建设就是北碚区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提升暨清水绿岸”工程的一个缩影。该公园位于歇马街道天马村,是梁滩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一期)的重点工程之一,以“观仙瀑,游秘境”为设计游览主题,将瀑布、水系、山林、农田等景观要素进行合理的串联,目前已基本完工。

  据了解,今年北碚区将继续推进优化城市生态布局工作,完成梅花山变电站、健身梯入口等首批13个零星点位提质,改建面积3.9万平方米,让市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家门口的变化。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城市管理局实施“增绿添园”民生实事,从2018年到2019底,用两年时间,在主城区建设(含改扩建)城市公园等公共绿地200个,面积1000万平方米,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

  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通过近两年的建设,城市公园布局进一步提高,累计完成“增绿添园”项目253个,面积108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两年目标任务。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