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云阳实验中学校园风貌 |
踏上远足征程,师生步伐矫健、意气风发;参加书签制作赛,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进行设计;每当开学季,小志愿者有序开展迎新工作……不管是在特色劳动课上,还是在多彩劳动活动中,抑或是在志愿服务岗位,总能看到云阳实验中学师生的身影。
建校以来,云阳实验中学坚持“求是、求新、至上、至善”的校训,践行“立足差异,全面和谐发展;体验过程,追求卓越;维护人性的尊严”的办学理念,将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不断丰富劳动课程和劳动实践的内容、形式,努力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补充,引导学生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品格和价值观,形成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劳动教育氛围。
构建多元课程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我们从钩织狗狗的头开始,先将毛线在食指上绕两圈,然后钩织6针……”在云阳实验中学的手工编织课上,徐枫老师正带领学生用毛线、钩针、棉花等器具,编织小狗玩偶,引导孩子们在编织过程中手脑并用,锻炼劳动技能。
这是云阳实验中学打造特色鲜明的劳动课程,助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云阳实验中学整合丰富资源,开设阳光体育、实验操作、消防实践、地震逃生、摄影展示等劳动选修课程、劳动社团课程,建立起多元立体的“课程超市”,同时开发相应校本教材,实施多维课程评价,为学生提供长期发展所需要的智慧空间。
不仅如此,云阳实验中学还在语文、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在不同的学段,采取不同的课程形态和实施方式,加大对学生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会劳动技能、提升劳动素养。
值得一提的是,云阳实验中学特地开辟校内的8亩空地,精心打造成“生物劳动基地”,正在积极构建以瓜果蔬菜种植、花草盆栽种植为主的“田园课程”,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劳作,亲历植物生长全过程,并收获自己种植的盆栽、蔬菜,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收获成长的快乐。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拓展劳动课程的边界,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以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创新力、创造力,涵养学生劳动品质。”云阳实验中学校长向文章说。
拓宽实践渠道
促进学生在劳动中知行合一
又到了当“小馆员”的日子,云阳实验中学高二学生王雯曦来到学校图书馆,便开始着手更新书籍、分类上架等工作。“在学校就能零距离体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这种实践真是太棒了!”王雯曦高兴地说。
云阳实验中学联动社会力量,与云阳县图书馆展开“馆校合作”。县图书馆在该校开设分馆,为学生提供人文历史类、自然科学类等不同类型的书籍。借助这一契机,该校开设了图书馆小管理员岗位,负责对图书整理更新,对每个班学生阅读书籍数量进行月检查,对每个班图书架书籍是否更新分类进行月督导,引导学生增强劳动意识和责任感。
与此同时,云阳实验中学开设开学季志愿者、校园广播主持、食堂排队督查、班级事务管理等服务岗位,为学生自主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实践提供了更多机会。
除了注重搭建服务岗位,实施日常管理,云阳实验中学还针对劳动体验、技术素养、职业引导,不断拓宽渠道,开展主题鲜明、精彩纷呈的劳动实践和劳动活动。
比如,在一年一度的校园歌唱比赛中,学生变身“小歌手”一展歌喉;走上主持人大赛的舞台,学生们妙语连珠,对经典名言信手拈来;每逢周末,学生们都会到稻香社区广场,对周边居民进行环保宣传;学生们义务清理城市“牛皮癣”,赢得了不少市民的称赞……
以实践育人,推动劳动教育实施,云阳实验中学引领学生用双手触摸劳动的温度,用身体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培育出一个个知行合一的阳光少年。
何霜 张骞月 图片由云阳实验中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