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控制签发边境地区出入境证件个别美国反华议员荒谬至极旅游景区实行限量开放辽宁舰航母编队组织跨区机动训练全球主要产油国大规模减产普京表示俄疫情形势恶化疫情下的泰国新年印巴克什米尔交火伤及平民云阳职教中心“三管齐下”促脱贫
第014版:时事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严格控制签发边境地区出入境证件
个别美国反华议员荒谬至极
旅游景区实行限量开放
辽宁舰航母编队组织跨区机动训练
全球主要产油国大规模减产
普京表示俄疫情形势恶化
疫情下的泰国新年
印巴克什米尔交火伤及平民
云阳职教中心“三管齐下”促脱贫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4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员优先 精准施策 教育扶贫
云阳职教中心“三管齐下”促脱贫

    职教中心帮扶人邬月野辅导贫困户家庭小孩做作业

  “感谢职教中心,为我们送来‘及时雨’!”近日,云阳县江口镇马乐村、双义村的村民们心里暖洋洋的。云阳职教中心党委在了解到对口帮扶贫困村防疫物资不足的情况后,主动联系村社,第一时间在党委书记、校长刘红的带领下,为两个村送来口罩、消毒液、喷雾器等防疫物资和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品和办公用品,为居民们宣讲防控知识、传达防控精神。

  扶贫无小事,事事总关情。近年来,无数件这样的“小事”每天都在发生。作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职业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产业升级、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重要职责。扎根巴渝大地,云阳职教中心在做好教学管理、人才培养不放松的同时,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用细心、耐心、责任心,书写助力脱贫攻坚的“云职样本”。

  党员干部 身先士卒

  做好群众知心人

  “职教中心这几年可帮了我们大忙了!”提起云阳职教中心近几年在村里的扶贫工作,云阳县江口镇马乐村村支书王海言语间充满对学校的感激。

  “江口镇的马乐村、双义村在当时可以说是云阳县最偏远乡镇的最偏远村社,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但助力脱贫攻坚,既是作为扎根地方办学的责任,也是时代赋予职教人的使命。”面对挑战,刘红说。

  接到对口帮扶任务,学校党委第一时间做出工作部署,成立对口帮扶工作小组。号召全体党员身先士卒,不畏艰难,主动投身到对口帮扶工作中。

  “要想扶真贫、精准扶贫,就要把工作做在群众的心坎上!”带着这样的决心和觉悟,学校工会主席邬和平到马乐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带领队员们从建设基层党组织工作入手,本着“脱贫与扶志并重、物质与精神双赢”的扶贫思路,做好扶贫政策宣传、精准摸底调查、扶贫措施落实等工作。

  在以邬和平为代表的驻村干部带领下,工作队协同村支两委深入联点村里开展入户调查和困难户精准识别工作。没有办公室,工作组就把办公室“搬”进困难群众的家;交通不方便,磨破鞋袜步行也要到达;常年在外,一日三餐常常是方便面……

  经过多天在村里的“摸爬滚打”,工作小组挨家挨户摸清了致贫原因,找准群众需要,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出行不方便,工作组想法设法整修机耕道、人行便道;饮水不到位,工作小组组织整修人畜饮水池,全村通水入户率达100%;住房不达标,工作组联系施工单位进行危房改造、土坯房改造、加固防水、漏水补修,安全住房率达100%;群众有困难,队员们自掏腰包捐款捐物……

  就这样,云阳职教中心驻江口镇马乐村、双义村工作小组在校长刘红、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小事认真办、大事严肃办、难事大胆办,为村民解决民生实事数百件。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驻村干部的身影,云阳职教中心党员先锋们用真情实意暖了人心,成为村民们的知心人。

  按需帮扶 精准实施

  走出山乡致富路

  “在云阳职教中心干部的带领下,让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衷心感谢你们的工作……”马乐村村民王海洋一封618个字的感谢信,书写出学校扶贫工作队和村民之间的“纸短情长”。

  出行方便了、房子变靓了、饮水不愁了、办事便捷了、邻里和睦了……但村内资源匮乏、产业结构单一、村民无经济来源,都是摆在驻村工作队眼前的实际困难。怎样进一步发挥职教中心自身优势,开辟长期稳定的致富之路,成为工作队心头的头等大事。

  “要想做好精准扶贫、真正脱贫,特色产业发展和技能培训至关重要,要把群众脱贫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学校驻村工作队队员冉汉清表示。

  按照云阳县委、县政府“扶贫干部要制定一对一产业增收方案,做到一户一策、精准到户”的工作要求,工作队逐户落实特色产业发展政策。

  工作队考察走访后,为家住马乐村9组的朱隆见家引进山羊养殖项目,组织其参加山羊养殖技能培训,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现已辐射带动13家养殖大户,以山羊养殖合作社形式经营。

  家住双义村1组的冯刚因车祸丧失劳动能力,工作队指导其养殖土鸡、土鸭、生猪,种植花生等经济作物并为其找销路,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朱隆见和冯刚的脱贫故事,在江口镇马乐、双义村并不是个例。马乐、双义村两村整体山地面积大、荒山荒坡居多,在村居住村民不多,利用这一地形条件,现已成功打造出山羊、肉牛养殖和红心柚、油茶、红心猕猴桃种植等主导产业项目和以生猪、中蜂、家禽养殖为主的到户产业发展增收模式,基本形成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发展格局。

  曾经的“荒山坡”变成了如今致富的“金银山”,全体村民们的发展信心更足,热情更高了。

  “为了帮助我们脱贫致富,职教中心下来的干部们有的延迟了婚期,有的常年泡在田间地头,我们不能‘等靠要’,自己也要加油干!”在学校驻村工作队的感召下,外出务工的村民朱光伟回乡创办云阳坤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带动村民一起养殖肉牛;贫困户陈运、王兴发在产业脱贫后,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系统……

  随着脱贫工作进入攻坚收尾阶段,云阳职教中心对口帮扶的马乐村、双义村200户、742人全部实现脱贫;依托种植、养殖产业,整村发展蒸蒸日上;学校128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双义村、马乐村、东方村、向家坪社区、千秋社区的379户贫困户,因户施策,基本实现了户户有对应的稳定增收项目,确保脱贫不返贫。

  关爱帮扶 教育扶贫

  守好扶贫主阵地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云阳职教中心负责人表示,学校将教育扶贫作为区域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牛鼻子”,守好教育战线扶贫主阵地。

  “曾经,我以为孤单的人对黑夜必然情有独钟,因为我的心事无人可懂。但走进云职中这个大家庭,刘红校长、黄启武副校长为我解决后顾之忧,张光生老师为我申请了勤工助学岗位,还常常鼓励我、关心我……”这是云阳职教中心2018级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小王的日记。日记中,小王将学校领导、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娓娓道来,字里行间透露着无限感激之情。

  在云阳职教中心,像小王一样的困难学生都能得到学校无微不至的关怀、充分完善的资助。

  “对于困难家庭来说,最好的帮扶就是培养人才。学校本着‘教育一个,脱贫一家’的初心,尽最大力量让困难学子在追梦路上没有后顾之忧。”学校扶贫工作负责人、副校长黄启武表示。

  近年来,云阳职教中心多措并举,不仅按照国家标准减免学杂费,发放资助金,还按照学生申报、班主任审查、资助科询访、学校研究审核确定的程序,挤出预算内经费为特困学生发放校级助学金,补贴“6+1”类贫困生住宿费、助学金。此外,学校还为贫困生提供50个勤工助学岗位,减轻学生生活压力,落实师生结对帮扶,开展“培养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帮扶、学习指导和生活关心。

  高2012级建筑工程施工班学生龚小平,现已是重庆大唐建设工程咨询公司董事长,年收入150万元以上;高2013级旅游专业航空班学生李伦玉,现就职于长龙航空公司,月薪1.5万元以上;高2014级计算机专业学生陈易,现任教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月薪1.5万元左右……

  在学校的不懈努力下,无数困难家庭学子尽情追梦,在各行各业大放异彩,带领家庭成功脱贫致富。

  数说》》

  马乐村、双义村脱贫家庭:200户,742人

  5年来对口捐赠物资:52万元(钱物)

  开展技能培训:20次

  人均收入:2014年2530元上升至2019年8450元

  5年累计发放学生资助:7398.5650万元

  何霜 覃燕 图片由云阳职教中心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