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保尔家书》《郑板桥家书》《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历代家书名篇选译》傅雷对孩子说的悄悄话什么?脂肪里居然有减肥物质实体书店探索“云阅读”新路径
第013版:共赏百本好书
上一版 下一版 
《奈保尔家书》
《郑板桥家书》
《颜氏家训·朱子家训》
《历代家书名篇选译》
傅雷对孩子说的悄悄话
什么?脂肪里居然有减肥物质
实体书店探索“云阅读”新路径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4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什么?脂肪里居然有减肥物质

华勇

  作为一个生物学博士——《吃货的生物学修养》作者王立铭除了拥有北大和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专业学习经历,还拥有令文科生汗颜的讲故事的能力。

  王立铭是个标准的80后学霸,本来他想读北大中文系或者历史系,甚至想成一个红学家。结果杨振宁在一篇随笔中的一句话击中了他:一个年轻人在研究职业开展的早期进入一个蓬勃发展学科,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

  王立铭一个反手打开生命科学的大门。17年后,他成了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教授,他和他的团队以果蝇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果蝇病理变化的神经生物学机理,帮助人们找出预防和改善某些疾病的靶点和治疗手段。

  唯一不同的是,王立铭有强烈的科普情怀。

  因为无法忍受微信里那些关于健康疾病的谣言,王立铭出手了,“希望写点东西能够防止大家被误导。”

  他的第一本书,就是这本《吃货的生物学修养》,书中提出了让每一个吃货都胆战心惊的问题:白花花的脂肪怎么办?

  然后,养老鼠的生物学家科曼出场,然后,洛克菲勒大学教授弗里德曼出场……他们真的像大侦探一样,十年如一日,不舍追踪人类肥胖的元凶。然后他们越追踪越糊涂——

  什么?白花花的脂肪里居然隐藏着抑制食欲阻止脂肪增多的信号分子?!

  天啊,这种叫“瘦素”的信号分子还会随着脂肪增多而增多?!

  不会吧?耗费巨资提取的“瘦素”居然对人类减肥没什么作用?!

  凌乱了吧?你甚至可以看到生物学家们双手叉腰一脸懵的无奈。

  一线的科研经历、旺盛的表达欲、优美扎实的文笔……我们在《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这本书中,至少可以轻松愉快地获得N多重阅读体验。

  第一感受当然是有趣,生动,好玩儿。

  王立铭以吃货们不敢正视的脂肪为主线,通过一个个生动幽默的故事,展示出生物学家们百余年与脂肪不舍不休的缠斗。从科曼出场,到洛克菲勒大学教授弗里德曼发现瘦素,再到班廷、贝斯特、克里普和麦克莱德的胰岛素F4……娓娓道来,不仅有侦探小说的节奏和情节,而且很多时候你会产生强烈的画面感。

  比如:棕色脂肪是怎么燃烧脂肪的呢?很快大家发现,在显微镜下的棕色脂肪组织切片上连着一些神经细胞末梢。当环境温度下降时,位于皮肤深层的感觉神经将这一信号传导给大脑深处位于下丘脑的温度调节中心,从而让大脑“感觉”到了寒冷。

  然后,一个指令下达给人体中的棕色脂肪:“外面冰天雪地的,你可以开始工作供暖了。”

  比如:1989年,在他(班廷,胰岛素发明者之一)曾经行医的安大略省小镇伦敦,一束名为“希望”的火炬被英女王伊丽莎白郑重点燃。

  这束火炬将一直燃烧在以班廷名字命名的广场上,直到科学英雄们为全人类彻底治愈糖尿病。

  这样的文字和情节读起来不算浪费时间吧?反正罗素说得振振有词:“你能在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就不是浪费时间。”

  第二种阅读体验:哦,原来这才是常识。

  作者扎实的生物学理论功底和千锤百炼的提纯,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被反复打脸——习以为常或自以为是的认知往往大错特错南辕北辙。

  对吃货而言,脂肪肯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吧?但是,这些白花花的东西其实作用巨大,其中就隐藏着食欲抑制因子——瘦素。换句话说,肥腻的脂肪里居然有减肥的最佳物质!

  那么把人体中的瘦素制成可以抑制食欲的减肥药,那么人类就会永远和肥胖油腻说byebye了吧?

  且慢,虽然瘦素可以抑制食欲变成优秀的减肥药,但是肥胖人群体内居然还有一种可以抗拒瘦素的物质。这种“瘦素抵抗”也解释了为什么胖子们减肥那么难啊。

  还有胆固醇。一枚鸡蛋含量300毫克左右,所以营养学家1977年就建议,成人每天不要摄入超过300毫克的胆固醇,以免心血管过载病变。然而事实是,没有证据支持胆固醇摄入量和血液内胆固醇水平有相关关系。鸡蛋吃多吃少,你自己决定吧。

  当然还有必须提到的“棕色脂肪”。很多人从没听说过的这种棕色脂肪细胞,其实是个狠角色。它的功能不是存储脂肪,而是疯狂地燃烧脂肪。

  想想吧,如果人体内的棕色脂肪一直处于燃烧状态,那么吃货们再也不会担心自己变成胖子,而胖子们也会甩掉赘肉,真正走上吃货的不归路。

  这本书最大的治愈点在于,绝不老生常谈,给你最科学最开脑洞的常识。在迭代你的“常识”的同时,告诉你科学的探索总是让常识常新。

  思考和启迪,是这本书的第三种阅读体验。

  好看的故事,有趣的常识,烧脑的新知。不得不说,这些活泼文字的背后,带给人们的思考和启迪仍然是沉甸甸的。

  你会看到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狂闷2000多个日夜,就为了验证瘦素的存在;你也会看到无数次的实验失败之际,灵光一闪的暴雷惊电;你更会看到科学家们在此路不通的废墟上,重新建造生命的通天塔。

  正如作者王立铭所言: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总有这么一群人,来到人类温暖家园的蛮荒边界,义无反顾地走进暗夜沉沉的未知疆域。他们的足迹走到哪里,人类智慧的光就照到哪里。这点微弱的光,将注定会千年万年地闪耀下去,像狂涛暴雨里的小小灯塔,指引着后来者走向星辰大海。

  所有探索未知,引领人类走向更美好生活的科学家,都是真正的英雄。

  这本薄薄的小书里面,装着一个宏大的世界。仿佛生物医学版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刻,炫目光彩之中,每个读者都能或多或少被照亮。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