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习近平总书记很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和返岗复工情况,十分暖心。”浙江辉旺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齐霞说,企业375名员工中有19名是湖北籍员工,目前除一名武汉员工外都已到岗复工。“我们将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佩戴口罩、实行分餐制,同时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积极返岗复工,这是为企业好、为国家好,也是为我们自己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很多企业人士深受启发、感触深刻。
位于福建泉州永春县工业区轻纺园的万家美轻纺服饰车间,逐渐恢复了繁忙而有序的生产场面。这家集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企业,是当地出口龙头企业。
“政府部门第一时间帮忙办理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书,让企业避免因疫情停产可能延迟供货导致的违约损失。”万家美公司负责人汤伯发说,疫情确实给企业带来影响,但也倒逼企业创新。疫情期间,企业研发团队马不停蹄开发了20多个新品种。“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在转型升级中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不少地方正努力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3月11日,总投资超百亿元的生物产业生态圈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举行。此次集中开工19个项目,涉及生物产业多个领域。
“我们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抓住成都生物医药供应链构建和临床医疗资源提升的机遇,突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高质量、国际化、低成本、便利化,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局局长黄伟说。
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不少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不减反增。
日本电产(大连)有限公司的新工厂项目3月初在辽宁大连金普新区破土动工。全部建成后,该工厂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马达年产能最高将达360万台。
公司总经理五十岚一嗣说,中国政府很好地兼顾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目前公司生产经营逐步进入正轨,并将新工厂项目投资额从原计划的500亿日元增加到1000亿日元。“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广阔,我们对根植中国发展信心十足。”
(记者安蓓、方益波、顾小立、魏一骏、荆淮侨、董建国、李倩薇、郭翔)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