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行通过小额扶贫信贷支持产业发展 |
 |
农行酉阳支行支持的一家青花椒种植企业 |
3年来,农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始终把服务“三农”和金融扶贫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聚焦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及总行党委的新决策新部署新要求,积极发挥金融扶贫和服务“三农”“国家队”“主力军”作用,相继在秀山、石柱、酉阳等县打造“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三变’改革与金融扶贫示范区”“金融扶贫与农地改革融合示范区”,创新推出了党建+扶贫、龙头企业带贫、特色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扶贫新模式,形成了“红色”+“特色”的金融扶贫“金字招牌”,得到了各级党政和农民群众的积极评价和普遍认同。
传承红色基因
探索“党建+扶贫”
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宗旨,农行重庆市分行坚持尽锐出战、志智双扶,创造性探索“党建+扶贫”模式,通过支部结对共建和派驻定点扶贫干部为民服务解难题。
近年来,农行重庆市分行在石柱县打造“党建+扶贫”示范区,由市、县两级行选择7个基层党支部,与中益乡全辖7个村党支部“一对一”结对共建,做到行政村全覆盖。探索“十必请、十必到”共建机制,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党建扶贫体系,与村基层党支部一起先后建立的“华溪村产业扶贫黄精种植示范基地”“全兴村尖山坪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坪坝村羊肚菌种植基地”,已成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共同富裕的特色支柱产业,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了大事要事和困难问题。
与此同时,该行从全行干部中选派36名优秀党员派驻到18个深度贫困乡镇和最困难的贫困村开展定点扶贫,与村支“两委”开展党建共建,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荐言献策,在定点扶贫工作中积极发挥身先士卒的“冲锋员”作用、脱贫致富的“领路员”作用、方针政策的“宣传员”作用、协调各方的“联络员”作用,得到了当地党政的充分肯定和广大贫困户的广泛欢迎。
设立“红色基金”
加力“三变”改革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民增收等决策部署,农行重庆市分行先后在石柱县和丰都县开展农村“三变”改革创新试点,打造“‘三变’改革与金融扶贫示范区”,为发展集体经济提供农行方案。
在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该行积极带动打造新型村级经营主体,创造性地将118万元(占其股份的23.6%)特殊党费设立为“红色基金”入股新型村级经营主体——中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把特殊党费转化为产业扶贫“红色基金”,帮助村集体经济组织壮大股本实力,解决了起步阶段底子薄弱的问题,发挥了“天使基金”的作用;特殊党费投资不退股,不拿走分红,形成盈利后持续再投入其他集体经济组织,发挥“种子基金”作用。
此外,该行还通过“红色基金”带动成立新型村级经营主体,把特色变产业,把产业变支柱,让农村生产要素活了起来、支柱产业立了起来、集体经济强了起来、自有品牌树了起来、贫困人口富了起来,为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提供了稳定保障,为华溪村实现高质量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
创新特色模式
助推产业发展
如何切实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金融扶贫作用?农行重庆市分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乡村产业发展这一主线,坚持以产业促脱贫、以发展促振兴的路径,着力打造金融助力产业发展的样板,形成了助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变为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变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变为支柱产业的产业扶持思路。
围绕产业扶贫,该行逐渐形成了政府增信扶贫、龙头企业带贫、特色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民生工程扶贫、互联网金融扶贫、专业合作社(大户)带贫、消费扶贫、光伏扶贫、农村“三变”改革扶贫等“十大产业扶贫模式”,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主导支柱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围绕乡村产业振兴,该行实施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一号工程”,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创造性打造农业产业链场景、惠农e贷场景、智慧旅游场景、智慧扶贫场景、惠农商圈场景等系列“乡村振兴特色场景”,让传统“三农”金融服务更加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
建设特色阵地
升级普惠渠道
在首创“惠农通服务点”模式的基础上,农行重庆市分行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大力推进“惠农服务点”数字化转型,将其升级打造成为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便民服务“四个中心”,让农民群众用上现代化的数字金融工具,享受方便快捷的互联网电商、现代物流和电子信息服务,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
据介绍,该行围绕“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创新打造集合“融e付、融e贷、融e商、融e智”四大功能模块的“惠农e通”四融平台,实现了全市8184个行政村全覆盖,其中18个深度贫困乡镇172个行政村“四融终端版”全覆盖。围绕“电子商务中心”建设,顺应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快速发展的趋势,着力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惠农服务体系,打通农村电商金融服务渠道。围绕“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着眼于电子商务时代农村物流的便捷性,加强与物流快递公司合作,将惠农服务点打造成为物流配送中心,提供包裹代收、代寄等服务,为农户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围绕“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对接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信息平台,在“惠农e通”平台上提供农户普遍关注的农产品供销需求、价格行情等信息,同时让政务、村务信息通过农行特色渠道更加快捷地传递到每一个农民群众。通过整合智慧场景功能,将教育、就医、旅游、缴费等民生服务通过惠农商圈实现均等共享,极大地方便了周边农户。
构建特色体系
服务战略衔接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农行重庆市分行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的“国家队”“主力军”作用,准确把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辩证关系和有机联系,兼顾短期性和长期性任务,统筹阶段性和持续性安排,在“融e付、融e贷、融e智、融e商”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四融”的层次、丰富“四融”的内涵、明确“四融”的路径,创新性构建“融城乡、融产业、融业态、融支付”的大扶贫格局。聚焦市委市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安排,构建了“基础设施到乡、产业集群进乡、农村电商遍乡、农村居民返乡、城市居民下乡”全面振兴服务体系,助推两者有效衔接。积极探索发挥金融机构引领、引擎、引流、引子、引资、引导、引致、引航“八引”作用,为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贡献金融力量。
张锋 徐一琪 图片由农行重庆市分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