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全市已有422名确诊患者治愈出院坚决夺取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专家提醒:疫情反弹风险不容忽视强调发挥新区带头作用 发挥重点项目带动作用重庆支援湖北医疗队实施首例“人工肺”治疗市政府检查组到石柱督检疫情防控工作千万元重庆捐赠医疗防疫物资运抵孝感把医疗队安全扛在肩上的“张妈”铜梁区22名“抗疫战士”火线入党
第002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上一版 下一版 
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全市已有422名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坚决夺取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
专家提醒:疫情反弹风险不容忽视
强调发挥新区带头作用 发挥重点项目带动作用
重庆支援湖北医疗队实施首例“人工肺”治疗
市政府检查组到石柱督检疫情防控工作
千万元重庆捐赠医疗防疫物资运抵孝感
把医疗队安全扛在肩上的“张妈”
铜梁区22名“抗疫战士”火线入党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3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直击一线

重庆支援湖北医疗队实施首例“人工肺”治疗
患者成功度过72小时,生命体征平稳

    重庆市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正在实施体外膜肺治疗。(受访者供图)

  重报集团报道组武汉电 (记者 李星婷)2月29日,由重庆市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与武汉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实施ECMO(体外膜肺,俗称“人工肺”)治疗的患者,已成功度过术后的72小时,目前生命体征平稳。这是重庆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在武汉实施的首例体外膜肺治疗。

  “体外膜肺是协助危重症心肺衰竭患者进行体外呼吸循环的重要设施。其工作原理是将血液从体内引流到体外,经人工肺氧合和排除二氧化碳后,再用泵将血液输回患者体内。”医疗队领队、重医附一院副院长肖明朝介绍,简言之,体外膜肺就是在患者体外再安装一个“人工心肺”,让患者的心、肺得到休息,从而为肺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

  据介绍,武汉第一人民医院的这名危重新冠肺炎患者是一位71岁的女性,因肺部病变重,出现顽固性低氧和呼吸衰竭。经过气管插管、俯卧位通气等抢救治疗,其肺氧合状况依然没有改善。因此会诊专家一致认为,给予患者体外膜肺挽救性治疗,才能为患者争取生机。

  “体外膜肺手术难度高、风险大,操作复杂。”医疗组组长、重医附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发春告诉记者,安装ECMO主要包括血管通路的建立,搭建膜肺机器,以及严密监测、及时处置病人可能的意外等工作。

  26日下午,由周发春带领的医疗小组进入隔离病房。王小文、曾彦超、吴彬等医生分别负责血管穿刺、机器调控、监护抢救等工作。

  “患者比较胖,血管位置不好。”负责穿刺血管的吴彬回忆,在穿刺时,由于眼镜和护目镜上全是雾气,能见度很低,手上又戴了3层手套,操作难度很大。

  凭借长期的临床经验,队员们成功完成了操作。随后,彩超判断确认植入深度、连接、转机、调试流量……经过大大小小几十个程序,处于氧耗竭边缘的患者,氧饱和度提升到了100%。

  “上机是第一步。”周发春告诉记者,团队与死神赛跑,为下一步治疗争取了时间。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期还要密切监测治疗过程中以及下机后的效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