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疫情拐点还无法预测 峰值应在2月中下旬出现“这些天听书记广播成了习惯”钟南山解读“潜伏期24天”列车(航班)不到站(港)公交不收班编快板贴海报 荣昌农村疫情防控接地气“雷锋的士”抗击疫情志愿服务队免费为援鄂医护人员家属提供服务22万只口罩“历险记”排队检测车辆超过500米 高速执法将启动应急预案
第006版:坚定信心 同舟共济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上一版 下一版 
农村地区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疫情拐点还无法预测 峰值应在2月中下旬出现
“这些天听书记广播成了习惯”
钟南山解读“潜伏期24天”
列车(航班)不到站(港)公交不收班
编快板贴海报 荣昌农村疫情防控接地气
“雷锋的士”抗击疫情志愿服务队免费为援鄂医护人员家属提供服务
22万只口罩“历险记”
排队检测车辆超过500米 高速执法将启动应急预案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2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编快板贴海报 荣昌农村疫情防控接地气

本报记者 周雨 通讯员 林苒

  “新冠肺炎不可怕,就怕大家不听话……开窗通风勤洗手,防范意识必须有。亲朋好友暂不走,病毒就会gogogo!”这段顺口溜最近天天在荣昌区龙集镇各村口大喇叭里播放,清脆俏皮的声音,生动熟悉的方言,这段节奏十足的快板,赢得了许多村民好评。

  在宣传上做细

  如何广泛细致地向农村地区宣传防控知识?发宣传册,一些留守老人不识字;播放广播,部分老年人也听不懂普通话。当了解这一情况后,龙集镇老店子社区的一名无职党员雷芳主动站出来,创作方言快板。很快,“出门戴口罩,不去凑热闹”就成为了老店子社区村民的共识。

  方言快板广播解决了村民听的障碍,如何解决看的问题,雷芳和她的姐妹们又有了新的想法。在她的带领下,她们开始用笔绘写一些方言宣传标语和宣传画:“配合政府抗瘟神,大家最好不出门”“多消毒,勤洗手,不要走亲和访友”……一张张鲜活且带浓浓方言的宣传标语及海报,张贴在龙集镇的主要路口、市场、商店等村民相对集中的地方,大大提高了大家的防护意识。

  在措施上做实

  管用的措施必须落细落实。近期,荣昌区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居家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流程的通知》,要求由各镇(街道)组织辖区民警、村社干部、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乡村医生等组成工作组,为每名隔离观察对象明确1名观察责任人,实现“一对一”观察。具体执行过程,怎么才能落细落实呢?

  吴家镇工作人员杨蕊琪告诉记者,她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一对一”观察制度在农村地区执行过程中部分人不理解,少数居家隔离的村民甚至认为这是对他们生活的打搅,对观察人员态度不好。

  “尽量少打扰。我与观察对象一般通过微信沟通,微信定位、微信视频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走动。”杨蕊琪说,“进行必要的走访,我一般会扩大范围,不止针对观察对象一家,还会把同一院子的其他人家也纳入,这样就可避免观察对象的心理不适感。”

  在杨蕊琪的工作下,观察对象刘先生主动把汽车拦在通往自家院落的小路上,以此告诉邻居不接受走亲访友,表示对政策的支持。

  在防控上守严

  据了解,在确诊病例中,有3例为同一家庭成员,其中两人为武汉返荣人员。令人欣慰的是,由于社区严格管控,该家庭成员积极配合,经排查,目前未发现与该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

  “发现他们到辖区后,我们第一时间要求他们立即居家隔离,不能接触村民。”清升镇古佛山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恁伦说,监督贺某一家到家后,社区立即安排专人对其家周围进行管控,防止其接触其他村民,镇里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也立即上门为贺某全家人测量体温。

  “贺某向我作出承诺,第一是不走家串户,接触村民,第二是立即打电话通知亲戚朋友不去他那。”刘恁伦介绍,他也代表社区,向贺某承诺:需要的米、油、肉等生活必需品,由社区帮忙购买,并送到贺某家附近。

  经过严格管控和反复排查,确认贺某一家回家后,严格履行承诺,没有跟当地居民接触。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