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您在一线,我在读书;17年后,您在一线,我也在一线。致敬岁月,致敬父亲!”几天前,正在万州高速卡点防疫站执行任务的马冠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以特别的方式为在奉节兴隆镇执行任务的父亲加油鼓劲。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公安机关都布置人手投入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在奉节县有这样一对父子,父亲马提善,奉节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兴隆公巡中队辅警,在石乳关(湖北与奉节交界处)为大家守护着第一道防线;儿子马冠,万州区公安局特警支队民警,同样与战友们连续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马提善今年53岁,一直在公安队伍中工作。17年前抗击非典时,马提善就在石乳关“冲锋陷阵”。今年他再一次响应号召,主动请战到一线。
马冠今年27岁,2003年抗击非典时,他还在读小学,当时他每天最期待的就是父亲能早点回家陪他聊聊天。但父亲回来后却总是刻意“疏远”他和母亲。“那时对父亲颇有怨言,直到今天我也从事了这份工作,才明白了他的用意。”马冠说。
马提善值守的联合检查站设在渝鄂交界处,海拔高达1300米,正值寒冬时节,气温零下10℃左右,积雪覆盖,条件十分艰苦。疫情当前,为守住这条入渝重要通道,马提善和同事们每天24小时轮班值守,车辆排查、人员筛检……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双腿发麻、手脚僵硬,脸被冻的通红,但他却没有一丝怨言。
截至目前,马提善在岗位上已经连续值守11天了。“只要在这个队伍中一天,我就要踏实干一天!”
同样,在100多公里外的万州区,儿子马冠和父亲一样坚守岗位,抗击疫情,冲锋在最前线。马冠轮值在万州各个高速卡点防疫站,每天的工作就是协同卫健、交通等部门开展防疫工作,对经过的车辆和人员逐个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返乡车辆众多,让他根本没时间休息,嗓子发炎了,吃颗消炎含片再继续工作。
“记得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记得照顾好自己……”2月4日中午吃饭的间隙,记者在石乳关看到了马提善的身影。他手机视频的另一边,儿子马冠也刚刚吃完饭,短暂的休息时间,两父子相互加油鼓劲。
“危险当然是有的,但我会坚持到最后。”马冠深感责任和压力重大,但有父亲一起上阵,让他备受鼓舞。
“穿上这身警服,就要恪尽职守。相信儿子经过这次历练,会成长得更快,会比我做得更好。”这是马提善对儿子未来的寄语,也是对自己坚守岗位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