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就是我们的战场”市公卫中心隔离三区投用九龙坡区中医院6名护士出征武汉“医护人员给了我战胜病魔的信心”“每天报一个平安,便知足了”这位57岁女护士“百毒不侵”32岁生日,我许下三个愿望隔离病房里 医务人员递交入党申请书
第004版:坚定信心 同舟共济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上一版 下一版 
“医院就是我们的战场”
市公卫中心隔离三区投用
九龙坡区中医院6名护士出征武汉
“医护人员给了我战胜病魔的信心”
“每天报一个平安,便知足了”
这位57岁女护士“百毒不侵”
32岁生日,我许下三个愿望
隔离病房里 医务人员递交入党申请书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2 月 0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夫妻俩分别驰援孝感和武汉——
“每天报一个平安,便知足了”

重报集团融媒体记者 杨骏

  “还要来吗?确实太累了,又开了一天的会,电话沟通可以吗?”“如果只是通话,咱们就在电话里聊,如果确实需要面对面,我就起来。”1月27日晚9点30分,重医附一院的医疗队长刘煜亮给记者发来了两条微信。记者回复他:“就电话吧,你也方便。”

  刘煜亮是重医附一院呼吸内科医生。1月22日,他向单位主动申请,希望能到湖北一线。

  “责任使然吧。我是呼吸科的医生,这个疫情跟呼吸科关系非常大,我觉得自己应该去。”刘煜亮回忆说。

  妻子徐瑜也是一名医护人员,在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工作。刘煜亮和徐瑜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识。

  “我觉得自己肯定会去,没想过她还比我先去。”刘煜亮说,妻子的单位相关医生很多,不一定轮得到她。

  除夕上午,徐瑜接到通知,她作为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的一员,将在当晚前往武汉,进驻金银潭医院。

  那天下午,刘煜亮将妻子送到集合地点。回去的路上,他给7岁的儿子买了两个玩具。因为妈妈出差,儿子有些不高兴,刘煜亮便希望以此安慰他。

  当时,刘煜亮有种预感,或许过不了多久,他也会前往湖北一线。

  不出所料,几天后,刘煜亮也成为重庆援鄂医疗队的一员。不过,他要去的地方并非武汉,而是孝感。

  刘煜亮说,在1月22日,他们医院收到的患者,便来自湖北孝感市。他第一时间便查了孝感的位置,发现它与武汉很近。后来得知,孝感也是武汉归乡人数最多的地区。

  出行前,他把儿子交给了爷爷婆婆,又拜托几个关系最好的朋友,这段时间帮忙照顾一下父母和孩子。

  1月27日凌晨零点左右,重庆援鄂医疗队抵挡武汉,然后转乘大巴赶往孝感。下飞机不久,刘煜亮便接到妻子电话。“放心,我一切都好。”两人简短问候之后,便在电话中讨论起了疫情。

  徐瑜早到防疫救治一线,便将她的一些经验告诉了刘煜亮。这些经验也被刘煜亮报给了重庆援鄂医疗队指挥部,大多建议都被采纳了。

  不过,刘煜亮内心还是有些遗憾。毕竟自己没有和妻子同在一个城市。“因为在一个城市,不只是距离近些,心也会近些。不过如今只要每天报一个平安,便知足了。”

  在家里,刘煜亮是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爸爸,在湖北疫情一线,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单位医疗队长。

  “每个来到一线的人,都会有压力。我的压力来自自己对爱人的担心,更来自是对同事的责任。”刘煜亮说,既然单位把这个重任交给自己,自己就要对得起来湖北救援的每一个同事。

  到孝感的第一天,刘煜亮非常忙碌。他不仅要参加指挥部的各类会议,还要与自己单位的同事谈心,给他们鼓励打气。他表示,目前来看,单位的同事精神都很饱满,氛围也很好。

  “我承诺过,我要把包括自己在内,单位的20名同事,全都平安的带回去。”刘煜亮说这句话的时候,铿锵有力。记者虽然看不到他的表情,却能感受到他的那份坚定与责任感。那一刻,记者也泪目了。

  记者问刘煜亮,有没有信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他回答:“一定能够打赢!”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