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6版)支持“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突出分类指导,完善差异化财税扶持政策,推动各区域各区县协同化发展。支持经开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发展,优化两江新区、高新区财政体制,激发经济发展动力。
第五,坚持蹄疾步稳,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对标对表中央要求,扎实推进财政管理改革各项任务。推动转移支付全域统筹,将18个贫困区县转移支付统筹改革推广到全市所有区县。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立绩效挂钩奖惩机制,开展绩效排名,将结果与重点专项总额、部门一般性项目和公用经费挂钩。加强支出标准控制,新增支出“先建标准,再核额度”,逐步实现从“控盘子”向“控标准”转变。继续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等改革事项。
(三)2020年财政主要支出政策安排
1.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方面。优化重点创新区域财政扶持政策,支持高标准规划建设重庆科学城,将高新区的市级税收增量全部用于其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推动重庆高新区升级,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并落实研发准备金、重大新产品研发成本补助政策,鼓励加大R&D投入,支持开展工业设计和产学研创新活动,推动高水平建设国家级和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加大产业转型发展投入保障力度,采取投资补助、后奖补、贴息、政府基金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一批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工业互联网项目实施,大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产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打造消费品工业集群。加强基础科学研究财政投入保障,支持培育一批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建设高水平创新基地,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配合做好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落实重庆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奖励资助政策,吸引一批科研人才和团队落户重庆。
2.支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深化贫困区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优先保障扶贫资金需求,及时足额拨付扶贫资金。落实摘帽不摘政策,保障产业扶贫、社保兜底、教育资助、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扶贫政策继续执行。落实摘帽不摘帮扶,发挥市与区县、乡镇(街道)财政部门联动作用,多措并举做好定点帮扶工作。落实摘帽不摘监管,完善扶贫资金监管机制,加强资金动态监管,实施扶贫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继续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衔接,构建完善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支持区县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实施乡村振兴试验示范、现代农业产业园、“四好农村路”等项目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落实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奖补政策,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优化农业保险财政支持政策,探索建立财政支持区县特色农产品保险的以奖代补机制,提高小农户农业保险参保率。
3.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统筹土地出让收入,盘活国有资产,拓宽投融资渠道,用好用足项目资本金政策,确保市级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支持构建“米”字型高铁网,推动渝湘、渝昆等高铁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重庆东站等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设;支持完善高速路网,推动渝长、渝湘扩能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支持实施“850+”城市轨道交通成网计划,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四期项目,推进成渝铁路改造、枢纽东环线等市域铁路项目;继续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建设。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合理划分市与区县支出责任,完善财政补助机制,支持“两江四岸”核心区整体提升,加快推进十大公共空间建设,推动山城步道建设,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完善城市路网,加快城市路桥隧道建设,优化城市骨架路网和干支路网,提高城市通行能力。
4.支持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坚持资金投入同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相匹配,强化财政资金配置,引导社会投入,支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用好中央资金,盘活土地资源,支持广阳岛片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改革市级环保专项资金分配方式,完善以水、土、大气等环境质量考核结果为导向的“以奖促治”机制,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开展工业用地、农业用地土壤污染详查评估,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废气深度治理。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支持主城区“四山”保护,加快“清水绿岸”治理,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推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开展矿山恢复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继续推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积极对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5.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完善就业创业扶持及奖补政策,稳定就业总量,突出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继续统筹失业保险基金,落实稳岗返还、在岗培训补贴等政策,进一步加强援企稳岗。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继续巩固完善城乡统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支持加快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将高职扩招学生纳入现有资助体系同等保障,分类别研究并落实扩招学生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政策。健全各类教育生均拨款动态调整机制,推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落实政府财政投入责任,推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支持扩大基层医疗共同体“三通”建设试点范围。适度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标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培育专业化、规模化租赁企业。支持消防专业装备配备和智能管理,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优化财政补助结构和方向,强化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旧房整治提升,改善农房品质和农村生活条件。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改善城乡公共文化体育基础条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上述支出政策中,涉及预算草案批准前必须安排的人员、基本运转等支出,按照《预算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已作相应安排。
四、2020年预算安排
(一)全市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2156亿元,增长1%,其中,税收收入预计1556亿元,增长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中央提前下达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债务收入、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等2639亿元后,收入总计4795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4456亿元,加上上解中央及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339亿元后,支出总计4795亿元。
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表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2115亿元,加上中央提前下达转移支付及地方政府债务收入501亿元后,收入总计2616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005亿元,加上调出资金及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611亿元后,支出总计2616亿元。
2020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表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85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55亿元,加上调出资金30亿元后,支出总计85亿元。
2020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表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2098亿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417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636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4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1亿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956亿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367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545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23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21亿元。加上结转下年支出预计142亿元后,支出总计2098亿元。
(二)市级预算草案
1.市级一般公共预算
2020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表
(1)收入项目预算情况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780亿元,增长1%,其中:税收收入预计523亿元,增长1%;非税收入257亿元,增长1%。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中央提前下达转移支付、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区县上解、地方政府债务收入等2284亿元后,收入总计3064亿元。
(2)支出项目预算情况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284亿元,加上市对区县转移支付、上解中央、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支出等1780亿元后,支出总计3064亿元。
——市本级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113亿元。
——市本级公共安全支出安排104亿元,补助区县7亿元。
——市本级教育支出安排117亿元,补助区县93亿元。
——市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安排20亿元,补助区县2亿元。
——市本级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17亿元,补助区县1亿元。
——市本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424亿元,补助区县99亿元。
——市本级卫生健康支出安排46亿元,补助区县171亿元。
——市本级节能环保支出安排32亿元,补助区县18亿元。
——市本级城乡社区支出安排106亿元,补助区县14亿元。
——市本级农林水支出安排21亿元,补助区县212亿元。
——市本级交通运输支出安排116亿元,补助区县85亿元。
——市本级产业发展等支出安排34亿元,补助区县23亿元。
——市本级自然资源海洋气象和应急管理等方面支出安排30亿元,补助区县19亿元。
——市本级住房保障支出安排51亿元,补助区县26亿元。
——其他支出安排4亿元。
——预备费安排21亿元。
2.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0年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表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1045亿元,主要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881亿元。加上中央提前下达转移支付及地方政府债务收入501亿元后,收入总计1546亿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675亿元,加上市对区县转移支付、调出资金、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支出、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等871亿元后,支出总计1546亿元。
3.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0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表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31亿元。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22亿元,加上调出资金9亿元后,支出总计31亿元。
各位代表!做好2020年的财政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市财政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以更加有为的担当,扎扎实实做好财政各项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