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三层马路首开区今年开街重庆新生港开港试运行陈兴芜荣获第十三届韬奋出版奖丰都着力整改高家镇污水直排问题虽然退役了,但“指导员”依然在身边
第010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渝中区三层马路首开区今年开街
重庆新生港开港试运行
陈兴芜荣获第十三届韬奋出版奖
丰都着力整改高家镇污水直排问题
虽然退役了,但“指导员”依然在身边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1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之地·双拥江北 系列报道之五

虽然退役了,但“指导员”依然在身边
江北区探索建立退役军人“指导员在线”平台

    “指导员在线”引起广泛关注

  “指导员”是新兵入伍第一位政治思想工作连队主官,烙印往往伴随军人一生。

  “虽然退役了,但指导员依然在身边。”江北区的退役军人们常常有这种温暖的感觉。

  去年,江北区在服务退役军人的实际工作中发现,服务体系硬件完善的同时,还更应关注其思想上的发展动态。于是,该区以部队政治指导员为启发,在全国首创了“指导员在线”平台——这一方式延续了部队基层政治思想工作,并形成了体制内外共同发起、线上线下为一体运行的效果,成为全方位提升新时期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的创新品牌。

  缘起

  一群老军人的浓浓情怀

  退役军人转业退伍分散到了社会的各个行业后,不但要适应社会工作和生活,有的面临实际困难,有的还有利益诉求,而且还存在政治学习减少、思想引导弱化等情况。如何从根本上让退役军人延续部队传统,融入服务社会?

  为此,江北区注重发挥传统优势、把握工作规律,大胆引入“军队元素、军队文化”,创新性地建立了“指导员在线”平台。该平台以退役军人服务站为阵地、以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建设为主线,其服务内容由政治学习指导延伸至综合素质指导、创业就业指导、美好生活指导等多个领域。

  “政治指导员源起‘支部建在连上’这一光荣传统,是基层政治思想工作的代名词,引用‘指导员’这个概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让广大退役军人不陌生、易接受、有情怀。”作为主要发起人,同样具有军旅经历和情怀的江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白伟正介绍道。

  为了让“指导员在线”平台的触角不断延伸,该区还不断吸纳各类社会力量,建立起各种专业类型的指导员团队,用集合效应实现思想上引领、感情上交流、情绪上疏导、生活上关爱、素质上提升,赋予传统意义上的“指导员”新的时代内涵。

  陆军第九五八医院的退休军官崔建新医生也是“指导员在线”的主要发起人。其实崔建新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红岩》作者罗广斌的家人。多年来,她在医疗事业中无私奉献,先后被中央军委评为全军干部保健工作先进个人,获当代世界医学杰出人物、第三届全国百名优秀母亲等荣誉。崔建新退休后婉拒高额年薪,继续从事双拥共建和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当获知江北区建立“指导员在线”平台后,她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该团队。

  “退役军人离开部队后,更需要一位‘贴心人’‘领路人’。”崔建新表示,要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红岩精神通过该平台延续。

  越来越多的老军人、老英雄关注并加入了“指导员在线”——全国改革先锋、全国人大代表马善祥担任思想引领指导员,远在外省的全军一级英模、“铁血营长”藏雷担任远程连线指导员,“突击英雄连”连长、一等功臣李东江担任经常性思想工作指导员等,他们将自己多年的军旅情怀和人生经验融入到服务退役军人的事业中。

  据了解,在江北区像这样的“指导员在线”团队有130多个、800余人。

  播种

  “指导员在线”彩头初显

  “幸好有‘指导员在线’,现在我有事可做了!”家住鱼嘴镇的退役军人李国富最近有了新工作,生活过得更加幸福了。

  “去了不少单位,都嫌弃我年纪大了,喊我安享晚年,可我哪里闲得住。”前年,李国富退了休,儿子女儿都在外地上班,自己身体还很健康,虽然退役多年,但他依旧是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突然一下无事可做,李国富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通过老战友的介绍,他来到了“指导员在线”吐露心事。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既做情结疏导工作,也对李老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很快对其推荐了一份保安工作。“每天看着小区的人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我的心里也美滋滋的。”提到这份新工作,李国富喜笑颜开,心情舒畅了。

  “指导员在线”除了在线下为退役军人们服务,在线上也为他们带来全天候的守护与关心。

  目前,江北区开发了“指导员在线”手机APP,设置了平语近人、权威发布、红色故事、政策解读、东江聊天室等10多个栏目,还联通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便民服务平台,实现了退役军人喜欢用、经常用的目的。

  兰溪社区退役军人杜佳鑫就曾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通过网络与“指导员在线”联系。“退役后在外地打工半年,还是觉得家乡好,但是回来后很多手续不知道怎么办,也不知道该到哪个服务站报到。”杜佳鑫回忆,“没曾想,通过与‘指导员在线’短短的几次联系,足不出户就把事儿办好了。同时,‘指导员在线’还有好多政治学习内容,平时学一学、看一看,满满的正能量。”如今,杜佳鑫在家门口开了一个餐馆,日子过得很舒心。

  “我觉得自己也该出份力,帮助更多的战友快乐地走过退役过渡期,找到新生活的起点。”如今加入了“指导员在线”志愿者团队的杜佳鑫表示。

  就像还在军队一样,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得到“指导员在线”的帮助后也自发地加入进来。

  这些幸福的收获正印证了“指导员在线”平台建立时的初衷——用心搭建交流平台,构建心灵港湾;精心打造服务团队,建立多元队伍;热心帮助解难释惑,真情提供服务;全心助力成功之路,共怀帮扶到位;齐心共筑美好人生,一个不能掉队。

  社会资源的互动,退役军人的加入,幸福成果的收获,让“指导员在线”平台更加丰满、更加自信。

  目前,该平台已在全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推广,各街镇、社区的退役军人服务站根据各自辖区特点,建立具有各自特色的“指导员在线”互动平台。这个在全国率先创新出的品牌,正以独特的优势在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建设和综合服务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破茧

  “东江聊天室”的推升效应

  “指导员在线”平台还在不断升级——2019年12月6日,以中央军委授予的“突击英雄连”连长、一等功臣李东江命名的“东江聊天室”破茧而出,这是区级“指导员在线”的实体工作平台,是退役军人经常性思想工作场所。

  据介绍,李东江不但在军旅生涯中有过辉煌的战功,而且转业回到地方后有过曲折的人生历程,但始终坚持保持英雄本色,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一大群“粉丝”。“退休后,通过聊聊天、摆摆龙门阵,尽可能地为退役军人解决思想上的困惑,也不时为战友们工作生活出出主意,我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李东江对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感到很光荣。

  按老连队的配置,“东江聊天室”有好多老军人的物件,还有两句话反映着其初衷——“非战场训练场”“开心聊天就行”。在这里,似连队皆战友,真心交流就好。

  “我当兵的时候,突击英雄连长李东江就是我的榜样。”退役军人秦海波说道,“没想到,能在现实中见到他,还帮我解开了思想上的结。”

  原来,小秦退役后,工作和生活一直不太顺利,斗志也渐渐地被消磨。在江北区组织的一次退役培训课上,小秦见到了自己的偶像李东江,一席话让小秦找回了军人的初心,找回了生活的信心。

  “一朝从戎报国,一生本色不改。”李东江勉励战友们,“退役是一个新的‘阵地’转移,在部队当兵保家卫国,到地方应该为地方的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据介绍,“东江聊天室” 虽然建立时间不长,但通过“走出去”作专场报告、“请进来”聊天谈心,受众已达2000多人,在服务退役军人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昔日立志从军,忠心报国;今朝荣归故里,再铸辉煌。在江北,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正在不断升级创新,各级各部门携手共同绘就退役军人“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同心圆,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信念正在践行。

  朱静 图片由江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