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这一总要求,坚持统筹谋划、标本兼治,把开展主题教育同巡视整改、同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同落实中央“基层减负年”要求结合起来,推动主题教育有力有序深入开展。
学校通过多种学习载体,将原原本本全面学、学深悟透系统学、融会贯通深入学持续推进;常态化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立行立改,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推动问题整改落实,把制度落实到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和办学治校全过程。把主题教育与学校发展相结合,凝练出“两建”“六新”发展思路,引导广大教职工更加自觉地推进学校发展。
深入调研解决问题
走心走深落实整改
主题教育重在“知行合一”,学校鼓励基层干部主动去发现问题。通过检视问题摸透实情、找准办法,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密切同师生联系的过程、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过程。
“在调研检查中,发现学生主题班会课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但未排入课表,导致班会课只能临时申请教室。我意识到,学校的宗旨意识扎根还不够牢,深入基层一线工作不够。与教务处沟通后,目前正在抓紧整改。”副院长丁谦表示,这也是调研课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一个延伸,通过调研明确主体责任,列出任务清单,首先从教师身边问题入手,细化了近期、中长期工作目标,明确了努力方向。
曾几何时,财务报销是困扰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师生的“老大难”问题,要在财务处柜台前排起长龙,又费时又费力。如今,该校出台了相应措施,对财务报销额度进行调整,小额报销可直接由部门负责人签字即可。此外,该校还规定了业务的集中办理时间,让师生“最多跑一次”,使得工作提速增效。这正是该校坚持将问题整改成效作为主题教育走心、走深、走实的直接体现。
“校车的起点终于改到尖顶坡啦!”“财务报销的程序简化了很多。”“听说之后教职工每年体检1次啦!”连日来,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师生对学校近来的变化发出赞叹。
此外,学校将整改落实同当前几项最为重要且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为新进教师统一的申办公租房,解决180余名教师住房难题,为40余名教师子女办理入托入学手续等,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创新思政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刘小龙来自农村,是一名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他放弃了大城市里的工作机会,回到农村利用专业特长发展农村电商,帮助村民增收脱贫……”这是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原创微电影《初心》讲述的故事。在第三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初心》从全国294所高校报送的325部微电影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一等奖。
《初心》改编自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大学生返乡创业、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真实案例,并由该校师生本色出演。这次获奖是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体现,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向纵深推进的直接成果。
回到学校后,《初心》电影剧组成立了“初心”宣讲团,通过传播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增强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该校思政教师周勇成表示,《初心》是思政课堂的一种延伸,电影播出后,在教学上常常被当做案例。以前上课更多的是学习别人的事例,这种用身边人、身边事的方式帮助教师和学生增强了对思政课的认同度,激发了学生对思政课的热情。
目前,“初心”宣讲团、初心学习室、“初心”电影院等更多载体和形式不断涌现,“红色思想阵地”遍布校园,将主题教育学习室升级为初心学习室,长期有序地开展下去。这正是该校坚持在主题教育中创新学习方式、活化教育形式的一个缩影。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还举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演讲比赛,参赛选手以“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为主题,用不同体裁、不同方式讲述身边的榜样故事,引导广大师生深刻领悟“初心”和“使命”的本质内涵,这些初心故事形成了一本主题教育的“活教材”。
周珣 图片由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提供
链接》》
多措并举推动教育扶贫
近日,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紧紧抓住主题教育契机,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新方法,扶贫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带队深入巫山县曲尺乡哨路村和福田镇莲花村,走访并慰问贫困户,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调研两村的产业结构、基础建设、村民收入来源等情况,研究脱贫方法,就学校对口扶贫工作拿出具体措施,对就读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的巫山县籍学生给予最大的优惠;安排学校专家进村开展产业发展、乡村农家乐、脆李包装宣传、电商销售等专业培训,帮助建立电商平台,在农产品包装和销售上给予大力支持,让百姓远离贫穷,真正的富起来。
学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深入秀山县隘口镇富裕村,针对定点扶贫工作进行调研考察。在隘口镇电商扶贫产业园调研中,结合学校专业优势与实际情况,就下一步帮扶项目进行了深入探讨,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双方签署了对口帮扶协议,确定了下一步扶贫帮扶工作方向。副院长舒鸿表示:“下一步,学校将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对岑龙小学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开展心理帮扶,捐助炊餐用具与生活物资;开展电商培训和社区服务帮扶;加强生态旅游开发帮扶,为村民过上更好生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目前,学校构建起贫困家庭学生、孤残儿童、单亲家庭学生等特殊困难学生动态帮扶机制,近3年累计减免学生学费190余万元;建成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学生服务“一站式”平台;成立农村电商扶贫工作团队,帮助城口县建设农村电商平台;选派3名干部到巫山县、秀山县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帮助发展脆李、养殖、农家乐等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学校还联合多名爱心企业家和爱心人士赴巫山县曲尺乡哨路村开展为贫困户送温暖活动,送去大米、羽绒服、食用油等生活物资,深入到低保户、大病户等困难群众家中走访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