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实化责任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压实责任 立行立改 扎实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落实政治责任 守护郁江碧水整治餐饮油烟扰民 还群众干净舒适的生活空间两江新区考察团赴成都学习交流政务简报4支国外晋级队伍已全部决出重庆表彰40位优秀企业家“黔江精神”谱写新时代脱贫攻坚之歌中欧班列(重庆)沿线国家运输安全联合打击行动会商会闭幕并提出共同倡议国内首个!重庆5G自动驾驶公共服务平台启用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细化实化责任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压实责任 立行立改 扎实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落实政治责任 守护郁江碧水
整治餐饮油烟扰民 还群众干净舒适的生活空间
两江新区考察团赴成都学习交流
政务简报
4支国外晋级队伍已全部决出
重庆表彰40位优秀企业家
“黔江精神”谱写新时代脱贫攻坚之歌
中欧班列(重庆)沿线国家运输安全联合打击行动会商会闭幕并提出共同倡议
国内首个!重庆5G自动驾驶公共服务平台启用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 07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黔江精神”谱写新时代脱贫攻坚之歌

  (上接1版)

  大雨刚过,金溪镇长春村驻村第一书记田杰就穿上胶鞋,走进田间地头查看蚕桑长势。2017年9月,田杰离开两个不满3岁的孩子,进驻大山深处的长春村扶贫。两年来,田杰重新发展壮大基层党组织,同时依托专业合作社,带领350户群众发展蚕桑2500多亩,使人均增收千余元,村民亲切地称他“背包书记”。

  新时代的黔江区,像田杰这样的扶贫干部不在少数。金溪镇平溪村驻村第一书记全克军利用电商平台,引导群众发展生态农业,因思维新、效果好,被群众称为“点子书记”;57岁的杉岭乡林峰社区第一书记杜建在扶贫时生了一场大病,为完成扶贫任务,他退休的妻子一同驻社当“保姆”,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

  这些扶贫干部诠释了新时代的“黔江精神”,也将这种精神传递给了群众。今年63岁的陈明超是金溪镇长春村村民。40年前,他作为生产队长将田地分给了每家每户,去年3月他又将分散的田地整合起来,搞起了桑蚕养殖专业合作社,当年就实现收入16万余元。“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够彻底脱贫。”陈明超说。

  在黔江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些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海拔1000多米的中塘乡过去土地贫瘠,群众外出务工造成田地大量撂荒。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撂荒的田地种上了果树、茶树,村民们实现了多样化增收,乡村旅游也蓬勃发展。

  “过去规模很小的产业,如桑蚕养殖、生态种植等,近年来迅速发展壮大;过去没有的产业,比如淡水龙虾养殖,近年来迅速培育、发展。土地亩产值万元以上,在这里已经司空见惯。”徐江说,“黔江精神”要求我们,既要埋头苦干,也要创新实干。

  “让‘黔江精神’成为发展的永恒动力”

  “‘黔江精神’不仅是扶贫攻坚的制胜法宝,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余长明说,无论形势怎么变化,“黔江精神”始终不会过时,无论社会多么进步,“黔江精神”始终不能丢弃。

  当地干部说,“黔江精神”不仅体现在治贫上,还体现在致富上,体现在全面发展上。近年来黔江“铁公机”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城市形象品质升级提档,全区平安建设成效明显……这一项项关乎民生、关乎长远发展的成绩背后,“黔江精神”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黔江精神’已经成为我们发展的永恒动力,它一直激励着干部群众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余长明说。

  (新华社重庆7月26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