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集中供养 助推脱贫攻坚大学生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大有可为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重庆认定21家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原汁原味学习 立足实际宣讲让乡村靓起来用雷锋精神激励年轻一代
第004版: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上一版 下一版 
兜底集中供养 助推脱贫攻坚
大学生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大有可为
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
重庆认定21家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原汁原味学习 立足实际宣讲
让乡村靓起来
用雷锋精神激励年轻一代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 11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榜样面对面
“榜样面对面”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走进西南大学
大学生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大有可为

    本报讯 (记者 王亚同 实习生 张潇予)11月29日,北碚区“榜样面对面”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走进西南大学,“重庆好人”张红钢,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蚕学专家夏庆友,“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方凤富,北碚天生街道奔月路社区党委书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黄若琴等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西南大学师生、北碚区机关干部、社区群众代表等400多人到场聆听。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夏庆友围绕科技人才培养、加快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三农”等主题展开宣讲。

    夏庆友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学老师、青年学生应该看到这个大好机遇,在技术创新上下大力气。要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有所作为,就要从每一件小事去抓好落实,去解决每一个科研难题。“大学生思想活跃,头脑灵活,知识面广,应该从自己的专业入手,多学习、多思考、多创造。”夏庆友认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只有广大青年瞄准十九大提出的创新目标和方向去实践和奋斗,国家才有希望。

    著名画家、2015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方凤富在宣讲中说,党的十九大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创作出带有真善美价值观的优秀文艺作品,可以给人提供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只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西南大学蚕学院研究生汤沐亚在聆听报告后表示,听了宣讲之后很受鼓舞,对未来充满信心,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蚕学领域研究中大胆创新,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当天的宣讲中,北碚区“榜样面对面”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张红钢、黄若琴还分别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作了宣讲。据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北碚区按照全市统一安排,从全区各级各类先进典型中遴选出21人,组建了该区“榜样面对面”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分团,将深入城乡社区、基层单位开展至少不少于110场宣讲。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