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3 来源: 2025年08月25日
(上接1版)
在张大春的笔记本里,除了上门求助的纠纷,还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琐碎的小事——谁家的空调外机噪音大,哪栋楼的垃圾分类点位置不合理……
“不光是找上门的,没说出口的也得找。”张大春说,“邻里帮”践行“需求加法”的核心要义就是通过居民意见箱、微信群和日常走访等多渠道倾听,将矛盾排查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个角落。
纠纷症结做“减法”
把矛盾“死结”解成“活扣”
推开家门,一股浓烈的烧烤油烟味直冲鼻腔——前段时间,这事困扰着天骄年华梅园居民。
“每天回家,窗不敢开、衣服不敢晾!”几位住户堵在调解工作站门口,拉着张大春倒苦水。原来,居民楼楼下的一家羊肉串店生意红火,但未经处理的油烟肆意扩散,成了整栋楼的“心肺之患”。
矛盾看似是“油烟扰民”,内里却缠着死结:居民要健康生活,商户要经营生存,若简单强令关停,既断人生计又激化对立。
张大春深谙“减法”之道——先减对抗情绪,再解核心症结。
于是,她联合覃家岗派出所、司法所红岩调解站、社区及物业,在小区院坝摆开“四方调解桌”。
第一步“减”情绪:红岩调解站的律师以案释法,说明大气污染防治法中餐饮油烟排放的强制标准;派出所民警则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商户合规经营是权利,居民的健康更是底线。”
第二步“减”症结:张大春抓住关键矛盾——油烟净化设备缺失。他请物业现场测算管道改造可行性,社区同步提供政策补贴信息并帮忙联系专业油烟管道公司。多方协商下,老板态度松动:“如果有指导技术,我愿意出钱改造!”
第三步“减”阻力:司法所当场拟定调解协议:商户请专业公司升级烟道,物业负责监督施工;社区动态监测并回访,发现问题随时拍照上传。
在“邻里帮”看来,矛盾再复杂,只要精准剥离情绪干扰,聚焦核心诉求,就能让“死结”转成“活扣”。
看着重新打开的阳台窗户,张大春感慨说:“做‘减法’就是把火气滤掉,把道理筛出来,让呛人油烟化为烟火温情。”
队伍做“乘法”
让调解力量实现“1+1>2”效果
“再这么乱停,消防车都进不来”“小区里的‘僵尸车’要清理,占着茅坑不拉屎”“我提议跟隔壁商量下,晚上把他们的空车位租过来”……
凤鸣香山小区的“停车难”,是块公认的“硬骨头”:车位缺口大;乱停乱放时常堵塞消防通道;有车族为抢位争执,无车族忧安全隐患……邻里间为此吵了无数次,问题始终悬而未决。
这天,“邻里帮”的调解员们把议事桌搬进了小区,一场“圆桌会议”开得热火朝天。
“来,都先喝口茶。这个事情,我们慢慢议。”“邻里帮”调解员周翠云端起茶壶给大家续水,她身后,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早已坐定。
这是“邻里帮”的常规操作:调解不是“一对一”的和稀泥,而是把所有相关方拉到台面上,让诉求看得见、问题摆得明。
果然,你一言我一语间,思路渐渐清晰。
律师当场解读消防法中关于通道畅通的条款,打消了“先停车再说”的侥幸心理;老党员结合过往调解经验,提议先排查“僵尸车”,盘活闲置资源;业委会成员算了笔细账:小区边角地带若稍加改造,能新增80余个车位;有居民代表补充:可以对接隔壁小区,错峰租用夜间空车位;最终,物业提出升级“一户一车”门禁系统,同时用临停收费补充维修资金,反哺车位维护——一场协商下来,各方智慧碰撞出了“解忧”方案。
“以前吵翻天也没用,现在大家凑一起,什么都能解决嘛。”看着小区停车逐渐规范有序,业主老周心里乐开了花。
这种“多方联动”模式,正是“邻里帮”践行的“乘法效应”,让调解力量达到“倍数增长”的效果。凤天路社区书记安淳说,这支队伍把“各管一段”变成“攥指成拳”,让治理有了合力。
病灶做“除法”
深挖矛盾根源防反弹
赖爷爷与棋友们的矛盾化解后,“邻里帮”又督促物业加快寻找室内活动点,业委会牵头明确活动室设施设备维护、更新的责任主体、使用规则,形成《公共活动空间使用公约》;
烧烤店油烟扰民问题解决后,社区立即牵头物业、商户及居民代表,共同制定了《餐饮商铺油烟排放管理公约》,明确商户必须定期清洗维护净化设备、物业负有监督巡查责任、居民享有“随手拍”反馈通道的权利;
凤鸣香山小区的停车方案确定后,社区督促物业特别加上了“每月公示车位使用情况”“每季度开一次评议会”的条款……
“调解不能只解决眼前事,得除掉根上的‘病灶’。”这是“邻里帮”的共识。“除法”是其追求长效治理的关键——深挖矛盾根源,建立规则公约,力求“除”掉问题滋生的土壤,防止“旧病复发”。
“社区是个大家庭,勺子难免碰锅沿。关键是要有个说理、解结的地方。”凤天路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邻里帮”调解矛盾纠纷超300件,调解成功率达98%,后续回访满意度100%,且无一例复发。
如今在凤天路社区,“有事就找‘邻里帮’”成为居民的口头禅。这套“加减乘除”治理法看似简单,却彰显着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加法”主动收集民需,“减法”精准消解矛盾,“乘法”协同整合资源,“除法”长效巩固成果。正如覃家岗街道的实践所示,当治理“活水”精准浸润基层末梢,和谐社会的根基自然愈加深厚牢固。